美文网首页
计划定得太多怎么办?(修改)

计划定得太多怎么办?(修改)

作者: Molly_0 | 来源:发表于2017-10-22 18:51 被阅读10次

    最近演讲小组的题目是用拆书的方式介绍一本心理类的书籍,由于我不是很懂拆书,于是听了一个小组成员介绍拆书的音频,其中有个例子,讲了李叫兽是怎样消化知识,每当他看了一个知识点,尝试用这个知识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听完相关栗子,我恍然大悟,这种学习方式也是笑来老师说过的,每当懂了一个道理,就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可能李教授这样更好操作:“看看这个知识可以解释哪些现象”。后面搜索到了李教授详细的文章《李叫兽是如何搜集和整理信息的?》, 具体了解到,更好的吸收知识是怎么表现的,就像高中读书的时候,学的是同一套教材,有时候一些同学都很努力,有的人能拿高分,有的人却是低分,其中的不同,就是掌握的知识点之间有更多连接、用得更好和理解更全更深的不同,具体从三方面可实现:1、是找到知识之间的连接,“看看这个知识可以解释哪些现象”,比如他看到的这个知识:“人的爬行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事物”,联想到谚语这样,视觉化更好传播,“枪打出头鸟”相比“不要第一个出风头“更容易被人记住;2、多想几个在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这个知识点的地方,“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进?”有时候大脑中知识是不缺的,缺的是要用的时候想不起来,如果事先就想好,让知识成为默认选项“自动触发”,那就能提升一大步了;3、“尝试去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把知识的前世今生了解透彻,它与周边知识的关系,把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连接起来,像牛顿因为探索苹果为什么掉下来一样,找到了万有引力的规律。要有好奇心,不能忍受模糊地解释和不确定。这样当遇到的相关问题,能想到的相关知识点也越多吧。

    我尝试运用这个拆解的方法,发散和反思起来。比如最近在《不完美才美》这本书中,看到当我们计划定得太多时的原因有这三方面:1、没有找到最重要的是什么;2、定的目标超过自己能调动的资源和能力范围,是力所不及的;3、容易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

    什么是重要的,可以解释哪些现象呢?——之前听人说忙盲茫,从繁忙到盲目再到迷茫,做了很多,花了时间,感觉却越来越不好,就是没抓住重点;我常常找很多事,做得慢,时间还不够,还一个也不肯放下,不论哪一个都认为需要我去做,有时甚至非得做一些看似紧急的小事才能安心,影响休息时间,就像笑来老师说的太在乎安全感,是被困在永恒的当下,其实,这样很不合理,休息不规律很伤身体的,下次我可以这样做,当事情多到影响自己的生活正常休息时,选择自己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问自己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最重要的,从事情中找一两个重点就好,别让自己沉浸在小目标中了?即使是小目标也要有一个重要的大方向吧;还有做工作时,抓关键因素,工作中的重点会不会是推动项目进度,高效完成,不出差错,不因为返工延期,这样才能挣钱或是推动挣钱的业务吧。

    没有好好确认自己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做事,就像有人说过‘没有被审视的生活不值一过’,我开始记录每天都做了什么,重点是什么,自己还需要反思,一些习惯还不是很牢固,比如写作比如演讲,还没能够在一两天就出一篇,特别是有固定方法和主题要求时,我的效率这么差强人意,其实后面反思,感觉没有用写的方式记录思考,深化想法,没有发散思维,没有概念联系,还有读书也不一定非得读完,没用速读的方式,围绕主要概念带着问题看书,用写关键文字的十六格笔记法……和对照书写摘要的方法都没用上,在用不熟悉的拆书便签的方法,很是别扭......还有可能是运动不够,加上天天呆在家里空气不流通,大脑短路了,可能是没有用包容的方式让自己随意写写,梳理头绪。下次就放松地随意发散想法,写多了,容易梳理头绪,清晰思路吧。可能尝试新东西的时候需要多预留些时间来践行吧。

    总是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于是想着自己有多严重,于是就觉得很有必要改,但如果自己心里放着自己的长处的话,比较能接纳自己有缺点这是正常的,那就不会这么急着改变了和害怕不变了;

    好像还是不够深入,下次再想想怎么更透彻地理解知识理论。相信明天会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计划定得太多怎么办?(修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ln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