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自夸,(齐国和鲁国打仗,鲁军大败撤退。)大家都狂奔逃跑,孟之反则组织人马断后,保护大家撤退。等大家都退回城里了,他才最后一个进城门。他说,哇塞!你们都跑我前面了!我可不敢殿后啊!但我这破马,怎么鞭它也跑不快呀。
什么意思呢?
打仗的时候大家都忌讳当逃兵,逃的越快越保命,但在大家眼里也越没面子,而保护大家垫后的则可以成为英雄,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他保护了大家。
孟之反在保护了大家以后,没夸耀自己保护了大家,却说是自己的马跑不快,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是你垫的后。
这其实是一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际技巧,所谓“君子自污”,把自己搞得在外人眼里完美无缺,那么大家就会下意识地总想找点你的缺点,甚至不惜陷害,这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就是遭人嫉恨。
我们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之前的特朗普,就是在于他从来不把自己搞得很完美,他只是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他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反而会让我们去在意他的优点。
这在精神分析中叫做“融合焦虑”,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的时候,我们需要适当想象他的缺点来把他推的远一点,以免被融合。比如有人在处对象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老说对象的坏话,说对方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际关系的高手,有一个高招,就是在和别人交谈之前,先说自己有一些不足、不好的地方,这就把别人本能级别要说你不好的欲望给灭了,对方会下意识地说“你也有很多长处”之类的话。人们说别人不好,其实就是害怕和别人融合。
所以,你把自己搞得太完美、太好、太厉害、太高尚,反而会遭到别人本能级别的讨厌,我们说别人圣母的时候就是类似这样的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