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问过我一样的问题:我的孩子现在各种毛病,能怎么办啊?!
现在在出差返程的路上,几小时的车程,我打算认真的来聊聊这个问题。当然,这只是我的想当然,不一定对,也不一定能帮到你,只希望能触动到你。
我认为,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与他亲密相处的家人造成的,而且,这不是只是爸爸,或妈妈,或爷爷,或奶奶,这是一大家子共同行为给孩子造成的问题。
01
先说一件很平常大多人又觉得不值一提的事情。
父母或爷爷奶奶,出趟差或者去到哪里,总免不了这样:宝宝,妈妈出差,你想要什么啊?妈妈帮你买回去!
然后,孩子与你谈各种要求各种条件。你远在电话那头不断应允。
我亲眼看到过很多这类事。我不知道有什么理由值得特别去这么给孩子特别的关注。
你出趟门,是因为一段时间见不到孩子而要这么对他补偿的吗?
还是你根本什么想法都没有,就是单纯的觉得这就是你应该这么做的。
这虽然是件小事,可是我们的长此以往,会灌输给孩子:这是妈妈应该这样的,这是我应该得到的。
到了你遗漏礼物的那天,孩子大闹,请你不要去责怪孩子怎么那么不可理喻,因为,这是你给他灌输的思想。
孩子后期的很多行为,你无法接受无法理解的行为,都是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
02
又有父母说:我的孩子每天好好说都不听,怎么叫也不动,非要天天骂才行。
孩子为什么这样?
因为你日积月累让他形成了这样的条件反射。
你天天以同样的方式去“教育”他,他在听到你开始说的时候,脑子里条件反射告诉自己:我妈开始提醒我了,我还能继续这样一会。
在你分贝量上升时,孩子又条件反射告诫自己:我最多还能继续这样两分钟,我妈马上就要发飙了。
你开骂的时候,孩子又条件反射告诉自己:这时候我该妥协了,要不我真的会受到惩罚。
于是,孩子在听到你骂人后有了行动。
道理就是那么简单。但是你会说:没办法啊,我不骂他就不去做。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你除了想到孩子的问题,你想过自己在平日里是怎么对待他的吗?他之前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他又是如何变成这样的呢?
03
还有一种声音响彻大多家长的上空:孩子,你长大了,读小学了,你该自己管住自己了,作业要记得做,不要什么都等着妈妈提醒了!
我其实特别同情一类孩子,生下来到读完幼儿园,父母与家人对他事事包办,剥夺了孩子平日里的大多动手机会,完全没有动手能力培养可言。
或许,这类孩子能背唐诗三百首或弟子规三字经。。。
或许这样的或许让他的父母惊喜有加,继而不再关注他会做什么能做什么,因为他让人觉得学习很厉害啊。
没有动手能力的孩子或许因为妈妈急着上班,等不及孩子自己穿衣戴帽;因为弄脏的衣物难得清洗,无法忍受孩子自己吃饭弄得到处脏;因为受不了孩子到处散乱的玩具,孩子一睡觉自己就忙着各种收拾;因为担心牙签剪刀会伤到孩子,我们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为孩子做了屏蔽。。。。。
你想过没有?来到了小学阶段,一进小学校门,老师也特别做了嘱咐:孩子长大了,他该有自己的责任了。老师的一个个要求,你铭记在心自然而然的转接给了孩子。
可是你6年的持之以恒,带出来了一个需要你事无巨细为他去做的孩子,你觉得他就能因为踏入小学这件事而达到你和老师的要求吗?
这时候,孩子做不到,你只顾大发雷霆,只想着你都这么大了,这么点轻而易举的小事都做不到。你忘了思考孩子怎么会这样,你也忘了轻而易举的那些事只能是针对我们成人而言。
于是,你焦虑了,对孩子灌输各种道理,你无条件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要求孩子。孩子做不到,你就不厌其烦的重复灌输,你希望自己的苦口婆心能在孩子身上看到效果。
可惜,事与愿违,于是,孩子放学后你又报了午托、晚托。又把自己的责任转嫁给各类校外老师,你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问题,你指望老师就是救世主。
孩子回到家里,一切如故,于是,你每天依然一切如故反复上演相同的一幕。
如果孩子可以选择父母,他会选你吗?
04
广东湛江黄老师,因为学生无故和校外人士偷跑出去,家长认为老师管教不严,不由分说对其一顿暴打。造成眼眶骨折,鼻子流血不止。
还有,前段时间看到网上的一个视频,四个学生在课堂上谈笑风生,还不忘大口吃肉,小酌几杯美酒。根本无视讲台上的教书先生,肆意妄为着……
还有,父母因为晚点去接孩子放学,就内疚得不行,用自己对孩子补偿的表现让孩子感受到这是一件大事,让孩子的心里滋生不可一世的优越感。
我们还会因为自己对孩子在某件事上的愧疚不停的去补偿孩子,本来孩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把这件事夸大,夸大的过程中又让孩子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如此”,并让他有了根深蒂固的感觉,这类感受造成的感觉会令我们往后多费十倍的努力也挽回不了。
这类那类的很多看似小事的事,我们也在后期看到孩子某些爆发出来的时候痛心疾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该怎样去培养孩子呢?孩子为什么不能朝着我向往的方向成长呢?
我们确实很认真的去寻找孩子为什么这样的原因,我们真的为他们找到各类理由。
唯独,这些理由都与别人有关,只与我无关,因为我为他/她付出得最多。
05
在中国,孩子的教育责任大多是由妈妈担负起来,我们家也不例外。但是我从来不责怪我家老李在带孩子上比我付出得少,因为我也分不清多与少该如何衡量。
每个早上我总叮嘱宝仔:宝仔,你小声点,爸爸昨晚有事应酬回来晚了,很辛苦的,不要吵醒他,让他多睡一会。
我不记得我跟宝仔说过多少次这样的话。某天早上,我呆在卫生间里,宝仔在门外催促我:妈妈,你快点,我也要上厕所。
我说:你去爸爸的卫生间呀。
宝仔说:我会不会吵醒爸爸啊,他那么辛苦。
我说那你小心点呀。
宝仔上完厕所回来小声的告诉我:妈妈,我很小心的没有吵醒爸爸。
而我家老李,只要他在家的每一天,晚上总会和宝仔来一场大站,他总会被宝仔打得东倒西歪,我认为老李的表演也是很一流的,宝仔乐此不疲的享受其中。
我总想着把这一幕发到朋友圈去,老李对我此类爱好深恶痛绝,一再跟我强调不许拍他,我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我对此很为大家感到遗憾。
06
我特别喜欢在朋友圈炫耀孩子,确实也有我的虚荣心在作祟,我在我的孩子成长之路上收获了成就感。
还有另外一个很高尚的原因,我希望我能去影响更多的父母,让他们也跟着真切的去感受孩子的成长,而不是高高在上人云亦云的对孩子进行“教育”。
因为你们所看到的我的两个孩子,我比你们在孩子身上都花费得更少,不管是时间与金钱,我在付出上都能被大多的父母碾压。
因为我从来不当孩子是孩子,对孩子的大多要求我是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我重视孩子的任何一次体验,我认真去倾听他们的所有感受。。。。。。
我觉得我对待孩子的做法,是最最轻而易举的,大多时候我觉得完全不费吹灰之力,可是,长久以往,我收获到的是一次次的惊喜。这些惊喜,完全可以淹没孩子身上的缺点,让我不忍对他们加以指责。
于是,他们变得越来越好,我也越来越轻松。
这,应该就是大多妈妈的追求,我轻而易举的做到了。因此,我成为了大家羡慕的妈妈,我的孩子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我的做法,还有我所说的问题,你也可以做到也可以避免的。难道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