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共修,主要分享副型,以前还从来没有细细的剖析过我副型是怎么形成的,一细分析,原来自保那是必然的,以下是我看到的几点。
一、父母的断连
我父亲是也是个自保九号,内向他不到12岁的时候,爷爷就突然去世了,他有三个妹妹,从爷爷去世后,他就没有读书了,一直照顾姑姑她们,加上和继爷爷关系也不好,他没少吃苦,在我打小起,他经常在外地做石匠养家糊口,一天干的活特别累,对我们管得特别少,回家基本早早就睡了。如果老妈打打小报告,说我们谁不听话,那得来的肯定是老爸打我们的屁股,那时候我们会怕他。
妈妈是个反六自保,外婆家一个7个孩子,妈妈从小就承担了照顾她弟弟妹妹的责任,没有上过学,成了她兄弟姐妹里唯一没有上过学的,我读书年代,妈妈执着的送我读书,应该也与这点有关。妈妈和奶奶的关系不好,那时候经常吵架,老爸又常不在家,我们兄弟姐妹四个由妈一个人带着,奶奶基本上不管我们。在哪困难年代,基本上都是为了生计奔波,她基本也只能管着把我们喂饱,对情感方面基本无法给予我们。
2、对鸡蛋的执着
以前我只知道我喜欢吃鸡蛋,一直不记得为了什么?直到去年复训二阶时候,我看到了,是我小时候,鸡蛋一般是妈妈用来换钱补贴家用的。那时候哥的身体不好,他每天都能吃鸡蛋,一天一到两个;我和弟弟,一年只有自己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吃上一个鸡蛋。那时候每天看着哥吃鸡蛋,内心特别嫉妒,也特别想吃鸡蛋,那时内心上感觉妈妈偏心,喜欢哥哥不喜欢我。
打那时起,我对鸡蛋特别的喜欢,至今不管怎么做都喜欢吃,回家的时候,妈妈也特别喜欢做鸡蛋给我吃,老说,小时候我特别欠鸡蛋吃,也特别喜欢吃鸡蛋。在我记忆里,我吃鸡蛋最离谱的一次,是高三时候,我和同学把他从家里带来的六十个鸡蛋,一次全部油煎着吃了。
3、对钱我不在意,但是我有了钱时又不怎么珍惜
我对钱不怎么在意,尤其是当我手上宽裕的时候,对钱特别不怎么珍惜;只有当我钱低于一定的值时,我才会在意并省着用,为啥会这样呢?我昨天看到,那是我小时候,那时候读书比较差,但是爸爸妈妈,因为姐姐读书特别好,并读出去了。哥哥因为身体不好,她对哥哥没有期望,于是把期望放在我身上,那时的我不喜欢读书,但是又不能不读,于是那时起基本不住宿舍,同时也不在食堂吃饭,我都会说食堂的太难吃了,要吃外面饭馆。我看到那时是有点“报复”他们的感觉,那时候我每个月开销比其他的同学高很多,也给爸妈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