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战争形态在春秋到战国之际有了很大的嬗变,这一点很多历史书籍都有论述。最近看了《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这本古代史的经典著作,不厚的一本小书,内容却经验深刻,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我看来春秋时期战争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数有限。军队的规模,数量基本上由当时的城市国家的体量所决定。而参与军队作战在那个时代是贵族的一项特权,贵族男子,甚至商朝时期包括贵族女性普遍受到文武双全的贵族式教育。所谓国家大事,在祀与戎,文化教育文官体系基本上由古代巫术也就是神权统治的基本工具传承下来,而军事体系也是自原始部落一脉相承的座位部族首领和贵族的特权。很简单,这两项权利都需要绝对的垄断,才能最大的保证统治者的利益。
第二,作战方式较为单一固定。按照某些史书中的记载,春秋时代国家间作战,是讲究礼数的。当然后世儒家可能把想象中的周礼在军事领域也进行了修饰和润色。但春秋时战争的不同于后世,应该也不至于是完全虚构。战争时间,需双方以战书的方式提前确定,地点也是双方在基本公平的原则上商议确定。因为城市邦国的军事体系基本相同,所以体量相似,邦国之间一次性能够出动的军队规模也不会有太大差异。这样一对一或多对多的邦国之间的战争基本上相当于人数没有数量级差距的,装备也没有代际差距的,单凭双方士气和军事技能、熟练程度决定胜负的一次小规模的形式简单的军事冲突。
第三,讲究武德,因为前面述及的军队规模作战形势相对固定,后期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种种阴谋计策之类的战争艺术还没有用武之地。从军事统帅指挥层面更多的是强调后勤补给、军队组织、队列排列、进攻发起等简单的,但却对于那个时代来讲至关重要的基本军事理论。而对于参加贵族战争的具体作战人员来讲,应该也是以一种类似竞技体育的心态,来进行正面的对抗。简单来说就是驾车之处以及基本武器的使用技术。战争基本上在一天之内可以分出胜负。胜负的标准往往是以一方溃退,而另一方缴获战利品为结束,很少进行追击和进一步的人员伤亡。
第四,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种战争形态生发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上面所说的这种战争形态不可能产生灭国之战,也不大可能产生胜利方对失利方的领土占领,人口获取甚至索取大规模战争赔偿。而更多的只是通过战争确立某种政治秩序。比方说胜利方对失利方的政治优势或者某一方诸侯在中短期时期内确立某种宗主或霸主地位。对于战争的政治属性这一方面,要想有更深刻的了解,恐怕要从周朝的开国以及分封等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挖掘更深的逻辑,这些容待下次再详细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