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说话吗?
可能大家看到这句话会感觉莫名其妙,甚至觉得不知所云。
那换句话说,我们真的懂如何高效沟通,并且让说话人和倾听者同时处于愉悦吗?
说话是口头的艺术,写作是笔下的艺术,二者之间其实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只是我们习惯于“随便说话”,“随便写作”,所以并不将说话归为“艺术”。
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人让人亲近,而有些人却让人疏远呢?这个问题是复杂的,如果要回答的清楚明白,就不得不考虑到利益、感觉、外貌、性格等因素。但毫无疑问,一个人亲近或疏远某人,与这个人会不会说话有一定的关系。
古语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充分表明了会说话的重要性。
大家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是否过多的谈及自己,而忽视他人感受呢?
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人皆如此。这也会导致我们与别人沟通时,过多的谈论自身,而忽略他人。但换个角度思考,过分谈及自己也会压制了他人的表现欲,势必会使得对方感到不悦。 下次沟通时,多问一句“你怎么样?”“你觉得呢?”,或许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国画讲究留白,留白是绘画的一部分,说话也一样,倾听也是说话的一部分。
高效沟通并不是通过一味地诉说来实现的。适当的倾听他人的看法意见,在关键的时候给予肯定的点头,可能也会别有一番收获。
口若悬河虽好,但一语中的更重要。
说话是为了表情达意,是为了沟通交流。我们必须明确这个首要前提。很多时候,交流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有没有说到关键。三思而后开口,可能会显得更沉稳,说出来的话也会更显重量。
学会说话,不是为了阿谀奉承,也并非为了逞一时的口舌之利,而是为了更好的沟通,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说话也应三省-顾自己不顾他人乎?诉说而不倾听乎?语多而不切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