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还要从一位来自美国罗德岛州的名叫Destiny Reyes的高中生说起。
刚上小学的时候,Destiny就像很多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对于在学校能学到很多新知识这件事是充满期待的。当年的她在学习方面非常主动,相应地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不仅在全校名列前茅,还以出众的表现考入了当地一所非常难进的私立中学。可以说在同学眼里,上中学前的Destiny就是自己家长口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即使像Destiny这样优秀的学生,也难逃大数据所统计出来的“上中学后学习主动性逐年下滑”的命运。著名商业调查公司盖洛普在全美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有74%的学生在5年级的时候仍然对学习抱有主动性,但到了11年级,这个比例就已经降到了32%。在那所竞争异常激烈的私立中学度过了7、8年级之后,Destiny也开始觉得上学没意思了,因为整天围绕着她的似乎就只有“分数”这一件事。
如果不是在高中阶段转入了这所名叫“Metropolitan Regional Career and Technical Center”(后文简称MET)的公立学校,想必到了11年级,Destiny也会自然地沦落为那32%以外的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
那么MET到底是用了什么神奇的方法将Destiny成功带回了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这条光明之路呢?
其实在刚转到MET的时候,Destiny的学习主动性已经被消磨殆尽、所剩无几了。MET不像传统的高中一样给学生的各个科目直接打分,而是先让学生在各科上设定一个学习目标,然后再由老师根据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进行评价。
很不幸的是,Destiny在9年级的很多科目上都只拿到了“合格”的成绩,几乎没有获得任何“超出预期”的评价,而且还有几科只拿到了“有进步空间”。换算成我们日常所熟悉的评分方式就是:很多科都是勉强及格,几乎没有拿到过优,还有几科不及格。
但当Destiny逐渐适应了MET的教学方法之后,她的成绩发生了可喜的转变——10年级开始有很多科目都拿到了“超出预期”,11年级几乎所有的科目都是“超出预期”,“有进步空间”这个分数已经永久地告别了她的成绩单。
(图为现在每周在新英格兰水族馆实习的
Destiny Reyes)
其实Destiny的这种转变几乎在每一个MET的学生身上都发生过。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以前的学校总是告诉他们“要做这件事”、“要学那个”、“要怎样怎样”,而MET是让他们自己决定要做什么、学什么,学习的主动权又回到了学生自己手上,大家都喜欢这种感觉,学起来也就越发地起劲。
Destiny的典型经历告诉我们,每个孩子在刚开始上学的时候都是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的。之后,传统学校的教学方式让他们逐渐丧失了这种主动性,学习的目标好像就只是为了分数。
对有些人来说,取得高分是为了升入更好的学校;有些人想要各科都及格是为了能继续留在体育校队;而有些人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是为了取悦他们的家长。总之,推着他们继续埋头学习的原因可以是任何事,唯独不是为了他们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时间长了,学习的热情不会被消磨才怪。
而MET所做的,只不过是帮他们把初始的那种学习主动性找回来罢了。
小学生之所以学习主动,是因为他们学习新知识依靠的是来自自身的“内驱力”,是好奇心得到满足时的强大喜悦感,而不是外部的奖赏、鼓励、竞争压力、升学压力、同学的羡慕、或者单单只是为了满足老师和家长的期待。
传统的教学方法错就错在习惯于、或者说在不经意间用上述那些外部的激励因素替代了学生自身的“内驱力”。
科学家们数十年的研究都表明,用外部的驱动因素去替代“内驱力”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很危险。因为一旦因为学习优秀而获得某种外部的奖励,学生们就会在心理上依赖于这些外部奖励,也就很难再自发地找回原始的“内驱力”了。这个规律在Destiny以及像她一样的众多中学生跌宕起伏的学习经历中已经被无数次地验证过了。
MET的教学理念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专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而且这个学习计划必须在严格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服务于学生自身的需求和兴趣。他们称其为“One Student at at Time”。
为了实现这个宏大的目标,让每个学生既能掌控自己未来的学习道路,又能在学术方面取得切实的进步,MET采用了许多在其他高中不太可能见到的教学方式:
1、从现实世界中学习:
MET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专业兴趣给TA配一名专属的导师,这名导师一定得是该领域的专家。导师会为学生设计一个专门的实习项目并在现实世界中为他们找到实习的机会和岗位。
实习是MET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在实际参与某项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才能意识到自己是不是真的在这个领域有想要进一步发展下去的兴趣,也能切实了解到,如果自己将来想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目前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
2、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在MET,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会被严格限制在学期内、周一到周五、甚至是每天的在校时间内。如果学生在放学后、周末或者假期里从事了与学习相关的活动,他们也会获得相应的学分和成绩。
全年被分为了若干个评分期,在一个评分期结束后,学校会根据该阶段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并且还会对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或改进。比如一个学生如果在暑假期间把一些课业提前完成了,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那么下个学期就会更多地安排一些兴趣探索方面的活动项目、尝试接触更多新的领域,或者干脆让TA去进一步修大学的相关课程、在学习深度方面进行加强。
3、真实的评价体系:
前面也提到了,MET并不使用传统高中的评分方式,而是结合学生预定的目标及其实现程度给出相应的描述性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在每个评分期内学生对于学习成果的公开展示、学习计划的完成程度、各方面的进步程度、每周与学术顾问的会面表现、每周的学习日志以及全年的学术成果作品集。
为了让大学招生官能够读懂该校独特的评分体系,MET还会把每个学生获得的描述性评价换算成传统的分数,并给出一份标准的成绩单,供学生们升学时使用。
4、独特的学术咨询体系:
MET的学生和他们的学术顾问相处得就像家人一样,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把学校称为自己的“第二个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与一个固定的学术顾问共同度过整个的高中4年时光。
这些顾问的工作内容既不同于前面所提到的导师,也不直接参与授课,他们专门负责跟踪学生在每一阶段具体的学习表现,而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他们各自的学习计划。无论学生在哪一方面遇到了困难或阻碍,学术顾问都一定会是最先知道的那个人,可以说他们是比家长还要了解孩子的那群人。
5、家长的全程参与:
MET的学生家长要参与的内容可不仅仅是应付老师的家访以及参加家长会这么简单。每个评分期结束后的学习方案制定会议他们都要亲自来参加,孩子的学术成果展示也是绝对不能缺席的。
学校把家长的参与视作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因为他们能够提供学校老师所观察不到的那部分时段的第一手信息,为给孩子制定更为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补足极其重要的一环。
MET所取得的成功让那位在全世界四处奔走、想尽各种办法做慈善的盖茨大叔终于找到了一个靠谱的地方“大把撒钱”。盖茨夫妇基金会总共投资了2000万美元,用于在“Big Picture Learning”的框架下大力推广MET的教学经验。
当然了,想帮忙的肯定不止比尔·盖茨一个,同样对于“Big Picture Learning”计划大力推崇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曾在2010年于美国商会的演讲上重点宣传了MET的案例。
我们将以罗德岛州的MET学校为榜样,因为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而且还通过实践训练让他们为面对现实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收获事业成功的可能性。——2010年3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
作为家长,从Destiny和MET学校的故事中,我们最应该收获的心得是:其实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爱学习的,他们能够自发地从学习和探索中收获乐趣和成长。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现实,无法让每一个学校都变成MET,那么也请不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抹杀孩子爱学习的天性,要尽力为他们保留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