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碎的体贴
二楼住着的老夫妻,属于半路组合的家庭,他俩已经是九寻的老人了,两人的儿女总数共十个,可不知道情况的外人,是分不清哪个是亲生的,哪个不是亲生的。这样的大家庭能相处得如此和睦,是比较难见,很不容易的。
观察觉得,那位大叔的做派很暖心的。他参加过血雨腥风的战争考验,现在依然保持着有规律的生活特点,早起早睡,看书散步聊天打扫卫生等,时间安排上似乎比较固定。往往我做早餐时,就会从窗外看到他已经早晨散步回来。大婶说:“他每天六点按时起床,晚上也休息的早,不超过九点就睡了,雷打不动。早上起来烧好水,喝点吃点就出去在小区附近散步了,回来有时还捎点蔬菜。”他除了步履缓慢需要拄拐杖外,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语言流畅,两人相伴生活不要儿女在身旁伺候。
大婶和我婆婆相当于闺蜜,天天在一块的,不是你到我家小坐,就是我到你家聊天,中午还在一块打麻将的,几乎形影不离。昨天婆婆回来说了一件小事,很是感人。
大婶和她的弟弟好长时间没有联系了,她这一段经常自言自语地唠叨说:“这一项怪了,我给他打电话,老打不通,不知是不是又跟他女儿女婿干架了?焦急的很。”真实的情况是,他弟弟已经去世了,可这个消息被大叔截流屏蔽了,专门不让她知道。婆婆在她家和她们聊天时,电话又来了,大叔急忙去接,拦住不上他老伴接,他说:“以后晚上了,就别接电话,影响人睡眠哩,我给娃们都说了,不要晚上打电话的。这肯定是闲人打的,不要接。”他接了电话说了几句,就挂了,也不知道是啥事。
那个不好的消息肯定会被大婶知晓的,大叔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通报的,可现在能隐瞒她一天是一天,晚上大婶有失眠症状,绝对不能选在晚上让她知道,以此表达了对老伴的体贴关心之情。尽管已经九寻了,可亲人离开的悲伤的事,还是让他一人先担着,他能给老伴一点呵护就先呵护着。
小事小节,琐琐碎碎,烟火的尘埃里,最容易彰显宽厚博大的真情,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