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区块链一同火热的还有通证经济,面对这个新词汇有些人可能还有些陌生,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进通证经济的世界。
什么是通证经济
通证经济是通过英语翻译而来,全称Token Economy,是随着区块链的出现而提出来的新词。至于Token为何不叫代币,源于一场讨论。
详细原因就不在这里详述了,简单来说就是在区块链中,Token不仅仅指代货币,还有权益证明的含义,而代币则仅仅表示货币,因此将Token称为通证更合适。想具体了解原因的可以点击下面这篇文章。
通证经济是以通证(Token)作为刺激工具,调动人的积极性。
现在每一个发行通证(Token)的区块链项目方,都是想通过它发行的通证(Token),来作为一种刺激(惩罚或激励)的工具,从而促进项目链条上的各方通力协作。谁对项目的贡献越大,谁得到的通证(Token)就越多。同样的,当大家都卖力的为项目出力后,通证(Token)的价格越高,对大家都受益。
所以,总的来说,每个通过发行通证(Token)的项目都是在设计一个小型的通证经济系统,项目方的白皮书则是在阐述这个系统中各个角色的定位,或者说系统规则是如何。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白皮书就能快速识别出白皮书的好坏了。
设计通证经济系统的几个问题
想要设计一个通证经济系统,在此之前,需要想清楚几个问题。
通证(Token)使用者分成哪几类角色?
通证(Token)使用者的各自诉求是什么?
生态系统的有益行为和有害行为是什么?如何界定?
如何对用户做好事进行激励?
如何说服用户不做坏事?
发行的通证(Token)总量多少合适?
通证(Token)的应用场景有哪些?有什么使用价值?
……
一个项目对于上述问题的清晰程度,决定了它在区块链的历史长河里能走多远。但是大多数人关注点还是在炒币,抱着短期暴富的心态,没有人会去在乎这个项目的未来,进行问责式的思考。
当外界环境都这样的情况下,也就直接导致目前的大部分项目,在通证经济系统的设计方面非常模糊。
通证(Token)想发多少发多少,发个1000亿;应用场景生搬硬套,充话费我用人民币直接充值,非要搞个什么通证系统,经过3、4个流程才能充值成功;管它什么应用场景,先把币炒上去,把市值管理做好。纯粹为了发通证(Token)而发通证(Token)。
如何设计通证经济系统
首先要明确所使用的通证属性。一般将通证的属性大致分为两类:收益型和价值型。
收益型。类似股票,未来可能会产生收益,可以进行投资。
权利型。类似贵宾卡,持有这个通证会获得某些特权。
以各大平台币为例,具有两个核心特点:第一,平台币可以用于抵扣交易手续费;第二,平台会对持有平台币的用户分发糖果,每个季度还会对平台币进行回购并销毁。
这两个特点体现了作为通证的两个属性,买了平台币就有打折,体现了权利的属性;分发糖果、每个季度销毁暗示币价会升值,代表着收益的属性。
但是这里会体现一个矛盾的地方,平台币是一种消耗品,如果它价格一直涨价,你还会用它作为抵扣手续费吗?显然当价格涨到一定程度后,还不如直接进行交易划算。
从这个角度讲,一个同时具有收益型和权利型的通证是互相矛盾的,很多项目方将这两种属性混合在一起,使用一种通证。显然,这个时候,通证的价值很难去明确。
同时,要明确为什么要通证化。这里就牵扯到具体应用了,以肯德基的积分为例,每个人消费后获得的积分只能自己用,并且只能在肯德基使用,没有任何流通价值。
通证化后显然流通更加方便,并且通证与积分价值挂钩,存在流通价值,如果麦当劳也发行同样的通证,那么流通率将进一步升高,对于那些想吃肯德基的人来说,有需求场景,在有积分优惠后会增加消费频率,从而提高了经济发展。
最后,通证经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很多因素又互相影响,如果对通证经济有很深的认识,很容易出现死结,走着走着无路可走。所以项目在设计之初需要深思熟虑,把握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实力。
近期原创热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