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这篇文章可能会伤害很多人的好心!但是,我觉得我有责任写!】
17岁少年的亡魂尚在人间游荡,今天又听到一起十几岁的孩子和母亲吵架,把自己关在卫生间后跳楼的事件!
心痛不已!心痛不已!
什么时候起,自杀这个词竟然像离家出走这样普遍,这样稀疏平常了?什么时候起,生命竟然变得如此脆弱,能随随便便就被情绪毁灭?
对于这类事件,有太多的媒体在解读,大部分的观点都在标题上一目了然,基本上是认为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懂得好好和孩子沟通,爱的方式不对......。
诚然,这样的文章分析得有一定道理,虽然真实情况谁都不知道,大家也只是揣测,但是父母们看了,确实会有所警醒,会去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言行。
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能看到这些文章的,不只是父母,还有青少年!当他们看到这样的文章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会给到这些比成年人更容易被洗脑的孩子们怎样的心理暗示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7781/797144c0ebb4c80a.png)
被父母嫌弃的孩子,就可以去自杀!!!父母不是完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说错话,有些时候,一句无心的话在孩子看来,就是嫌弃,难道,就因为父母嫌弃,孩子就有理由选择自杀吗?我们煞费苦心写的这个标题,是在救人?还是害人?真的不知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7781/3fbeb3b929f54995.png)
父母不懂我,我就去自杀?这个标题也是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们会一言不合就去自杀?或许媒体不谨慎的一句句话,才是幕后的真正杀手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7781/08e2a20d7f7abaa4.png)
这篇文章原本是一个我认为还比较专业的平台推出的,居然也有同样的问题,连父母责备自己都可以成为自杀的理由,看看我们用文字,把自杀的门槛拉得有多低?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7781/037295f2b2755825.png)
这篇文章好像是简书公众号上的。父母不好好说话,就要受到孩子自杀的惩罚?这是什么逻辑?既然我们明明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我们又怎么可以轻率的写出这样的标题,不是把更多的孩子引入到危险的境地吗?
几乎所有与这个事件相关的标题,都是这样的模式。劝父母好好和孩子沟通,警告父母好好说话,提醒父母注意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健康,这没问题。但是,把这样的话紧跟在这样一个事件的后面,就有问题!这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样的标题是在拉低自杀的门槛!是在给自杀找理由!是在孩子们心里种下自杀的蛊!
曾经如此稀缺的两个字,曾经的人们在受到百般侮辱、千般磨难,即使饥寒交迫、穷途末路的情况下,都绝不去触碰的两个字,正在大众的热炒下,商业的利用下,一步步降低门槛,开始在人们的心里泛滥,开始在孩子们、年轻人的心理泛滥!一言不合就可以去自杀!无意中,媒体是不是成为了躲在自杀者背后的帮凶?
这样的文章,对于当事人,对于最大的受害者---孩子的母亲,又是怎样雪上加霜的伤害?每一篇文章对于已经承受巨大伤痛的她来说,都是一次凌迟啊!
媒体,如果你要说教,能不能不要直接跟在这个事件后面?如果你是出于好心,真心想要挽救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庭,能不能做一个隔离,把后半部分的内容放到下一期?能不能不要扯上这位可怜 少年?如果是出于想要蹭热点或者推广自己课程的私心,能不能保持对生命起码的尊重,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
我认为,面对这类事件,媒体更应该义正辞严的告诉孩子们,无论你的父母,无论这个世界如何残酷的对待你,生命都是不可触碰的底线!
同时,面对如此悲剧,我们的文字不应该怀有私心,不应该视它为热点,不应该想通过这样的机会来彰显自己的才华;商业不应该利用它,不要借此机会推介自己的产品、课程。既然谁都不想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要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沉重,一样真心的沉重!我们所写下的每个字,都是沉甸甸的,都要表达对生命的痛惜,都应该深思熟虑,字斟句酌,从多个角度去考虑这样一篇文章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有影响力的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真的要特别谨慎!
我为这些年轻的生命祈祷,既然他们已经选择去另外一个世界,希望他们在那个世界过得好,也希望他们得到安宁!我为他们的亲人祈祷,希望他们能够走出阴影,不再被更多人苛责,他们没有犯罪!
我也想告诉所有的孩子们,生命不是用来游戏的,不是用来赌气的,是用来体验的!早早的放弃体验这个世界的权利,中止这必将有各种滋味、各种可能的人生之旅,真的很可惜,很可惜!
我也警告自己,无论何时何地, 要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保持对社会事件的清醒,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写文的谨慎,至少不要成为帮凶!
2019.4.25
真小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