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
拜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8期程翔老师《谈统编教材<语文>读写能力的衔接和迁移》后,笔者深有感触。程老师认为“统编教材读写能力的衔接和迁移,首先将教材中的写作内容转换成程序性写作知识;然后实现‘全程训练’,构成完整的写作教学过程,把简单的作文书写行为变成真正的写作教学行为,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体验中出错,纠错,从而走向完成。”这一观点给致力于探寻统编教材读写素养训练的一线教师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如何在统编教材序列的阅读和写作体系中,指导学生借助不同文本范例,向课文学习写作方法?笔者以八年级下册阅读和写作训练素养点为例,思考我们的读写实践该走向哪里。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统编本教材。在六册《语文》教材中,共安排了32个阅读训练单元,配套安排了32次写作活动。为什么是32次呢?从八年级上册教材开始,每册教材都会加入一个单元的活动探究主题,这样每册教材就会分别减少了一个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以八下教材为例:
八下
阅读写作
阅读
写作
一单元
表现民俗的文章
学习仿写
二单元
写自然科学的文章
说明的順叙
三单元
写思想情趣的古诗文
学写读后感
五单元
写山水、抒情思的游记
学写游记
六单元
表现现实的古诗文
学写故事
以上表格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八下教材的阅读单元内容和写作活动列表。程翔老师指出,统编本教科书在体现读与写的衔接上,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文体上的衔接,显性的。第二种情况是写作行为的衔接,是隐形的,具体操作的时候,需要教师做整合调整。
八下教材中,明显体现这个特点。八下第一、二、五三个单元中,都可以作为第一种情况。以第一单元为例,单元选了《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四篇文章,内容都是表现民俗的文章,写法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所以,单元配套安排了一次“学习仿写”的写作活动。“写作导引”中,既介绍了仿写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也与本单元相关课文进行了衔接;随后的“写作实践”提供了三项写作内容,借修辞写片断,通过片断描写心理,模仿范文写文章,学生任选一项进行写作。整个设计明显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衔接意图。再比如第五单元,选了《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四篇文章,都是游记散文。配套写作活动安排了“学写游记”写作活动。“写作导引”中,介绍了游记的特点,并与本单元的三篇文章进行了衔接,随后的“写作实践”提供了三项写作内容,学生任选其一。这样的设计,兼顾了课文文体与写作文体上的衔接,这是显性的,落实起来也很容易。
第二种情况,就不同了。程老师作为教材编写委员,他指出,“编写教材,不可能做到课文文体与写作文体完全对应,有时是阅读与写作行为的衔接,有时是局部的衔接。”这种衔接是隐形的,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进行有效地整合调整。比如第三单元的课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而写作活动则安排了“学写读后感”。“写作导引”是这样写的:
阅读所获得的感受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作品主题的思考,有的是对某部分内容的理解,还有的是对某个细节或某些语句的感悟。这就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和别人分享的内容来写……
读完此篇“写作导引”,会发现与本单元所选课文与写作文体衔接不明显。笔者以为,这样的写作活动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单元的后面。仔细研读“写作实践”提供的三项内容:1.就本学期学过的课文,写一篇随感;2.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3.结合自己印象最深的电影和电视剧,写一篇感后感。这三项内容,表面看似乎与课文关系不大,深入想一想,还是有很多联系的。再如第六单元课文文体和写作内容,虽然表面上没有第一种情况那样明显,但是在“写作导引”中,“学写故事”的写作活动也和单元的课文阅读衔接起来。从某一个层面来说,读和写是相互衔接的,也是相互迁移的。
程老师提出“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理’的基础之上,‘学理’是读与写衔接的媒介,更是实现迁移的路标。”什么是学理?百度百科上说,学理就是科学上的法则、原理。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学理就是语文常识和规律。刘恩樵老师指出,让学生阅读就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常识,多写是语文学习的第二个“第一常识”。这里的阅读,除了读教材,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多写,就是坚持随笔写作。掌握了学理,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就容易多了。
我们的读写该走向哪里,我更喜欢用周国平的一段话来总结: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所谓多,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比如说每个学期至少读三本好书。我也许会开一个推荐书目,但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兴趣尽可五花八门,趣味一定要正,在这方面我会做一些引导。我还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形式不拘,可以是读后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录书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鼓励学生写日记。写日记第一贵在坚持,养成习惯,第二贵在真实,有内容。写日记既能坚持又写得有内容,即已证明这个学生在写作上既有兴趣又有能力,我会保证给予优秀的语文成绩。
我主要就抓这两件事。所谓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当然要让学生写作文,不过,我会采取不命题为主的方式,学生可以把自己满意的某一篇读书笔记或日记交上来,作为课堂作文。总之,我要让学生知道,上我的语文课,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
我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分析某一篇范文的所谓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据我所知,我的文章常被用作这样的范文,让学生们受够了折磨。有一回,一个中学生拿了这样一份卷子来考我,是我写的《面对苦难》。对于所列的许多测试题,我真不知该如何解答,只好蒙,她对照标准答案批改,结果几乎不及格。由此可见,这种有所谓标准答案的测试方式是多么荒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