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虛假護城河就是優質產品、高市場份額、有效執行和卓越管理。
結構性競爭優勢的四個來源是無形資產、客戶轉換成本、網絡效應和成本優勢。
儘管品牌可以帶來長久的競爭優勢,但最關鍵的並不是品牌的受歡迎程度,而是它能否影響消費者的行爲。如果消費者僅僅因爲品牌就願意購買或是支付更高的價錢,這就是經濟護城河存在的最有力的證明。
一定要當心那些把利潤建立在少數專利產品基礎上的企業。衹有那些擁有多種多樣專利權和創新傳統的企業,才擁有護城河。
能創造持久性競爭優勢的最後一種無形資產是法定許可。如果定價不受任何管制,很可能是一個擁有寬護城河的城堡。
識別轉換成本並不容易,因爲它要求我們深入理解客戶的體驗。
如果一種商品或服務的價值隨使用者的增加而提高,能吸引到最多用戶的就是最有價值的。和以有形資本為基礎的行業比,網絡效應在信息類或知識轉移型行業中更爲常見。
看ebay和淘寶的例子,網絡效應要加上轉換成本才是最有效的。
如果一家公司想從網絡效應中獲益,就必須營造出一個封閉的網絡。
在價格決定用戶采購決策的行業裏,成本優勢的意義非凡。要識別出成本優勢起決定作用的行業,最可取的方法就是判斷它的可替代性。成本優勢可能來自四個方面:低成本的流程優勢、更優越的地理位置、與衆不同的資源、相對較大的市場規模。
基於流程的護城河需謹慎看護,因爲在競爭對手複製這種低成本流程或是發明新成本流程之後,這種成本優勢往往會轉瞬即逝。
最關鍵的並不是企業的絕對規模,而是和競爭對手相比的相對規模。即使絕對規模很小,也能擁有一條堅固的護城河。
從總體上看,固定成本相對變動成本的比值越高,規模收益就越大。
大規模配送網絡可以形成令人生畏的競爭優勢。
生產規模不一定衹限於擁有大於競爭對手的生產設施,從通過擴大銷售來分攤固定成本的角度看,非生產性企業同樣可以受益於規模經濟。
最後一種規模優勢源於對利基市場的統治。對於一個僅能維持一家公司盈利的市場,企業可以呈現近似於壟斷的狀況。整個市場沒有多大,對資金雄厚的大企業吸引力有限。
技術變革對技術創造型企業護城河的破壞性,甚至比對技術銷售型企業的破壞性還要嚴重。
當一個企業在沒有護城河的領域尋求增長時,往往是在給自己的競爭優勢自掘墳墓。
投資的全部内容就是概率。
識別護城河的步驟
市銷率最適用於暫時出現虧損或是净利率存在巨大改善空間的企業。
在評估股票價值時,最好從賬面净值中剔除商譽——尤其是在市净率漂亮的令人難以置信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