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再次重温了一遍《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从当初懵懂的大学之时看了捧腹大笑,到而今工作看过之后笑中有泪。也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好像在这部电影中的某些人物形象中看到了我自己的样子,也可以说,看到了大部分中国人的影子,说的再深入一点,看到了中国教育体制的一些弊端。
兰彻、法罕、加拉是三个读印度皇家工程学院的好朋友。兰彻可以简单的看作是中国少部分的“会思考”的人,敢于与世界对抗的人,也可以说是标榜做自己而不是做“别人眼中的自己”的人。而法罕、加拉两人则也是想和兰彻一样想做自己,可无奈受到种种方面的影响,只能按部就班的完成父母为其设定好的路子,将来谋求一份父母觉得好的职业。
这也是中国当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也可以说是我的写照。影片中和兰彻形成鲜明的对比的就是在当时被众多老师、学生人认为的是“高材生”的查图尔。他只会读书,不知变通,像一个机器一样的学习,甚至连发言稿上的错字都不知道改正,不懂得思考,成为“填鸭式”教育的牺牲品。
当然,在影片的最后,都有了让人满意的结果。兰彻成为了有着400多项发明的科学家;法罕则说服了老爸,放弃了成为一名工程师成为了一名摄影家;加拉则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改掉了自己的懦弱的毛病,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生活。这部片子我想会引起大部分80后、90后的共鸣,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了这部片子,我不经在想中国为什么拍不出这样的片子,总是一味的在用各种特效,营造视觉冲击力,赚取票房。或者就是大肆的采用明星阵容,利用粉丝来赚取票房。片子的好坏与内涵没有多少的关系,评价标准就是票房的高低,票房高的影片就是好影片。浮躁的“钱、权”思想笼罩在各行各业。
我说这些,不是想要和大家讨论如何写剧本,如何拍电影。而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现在中国的大部分年轻人毕业了都会选择考一考试,考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我想大部分刚毕业的年轻人都不是这样想的,而是自己的长辈们这样想的,而长辈的想法却往往决定了我们自己的想法,我就深有体会。
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我便努力奋斗,终于考上了一份让父母满意,让亲朋好友觉得好的工作。然而我却忘了我想要什么,我追求什么。这一点和影片中的法罕、加拉很像,但不同的是我没有违抗父母的旨意,做了一个他们眼中的好孩子,也做成了一个在他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可悲的是,他们没有问过我喜欢干什么,我也从来没有为我喜欢的东西反抗过他们,我想很多年轻人大概和我差不多。
我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学校教育虽然标榜着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依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藩篱,分数依然是学生的命根。在评价教师的体系中,也是以教学质量为依据,教学质量也是以学生的分数高低为重要标准。造成了有的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素质,却无奈学生以及家长都把分数放在第一位,素质教育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势在必行。
从自身来说,刚从象牙塔走出来不久的我,对大学教育的弊端体会很深。学校的好坏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自己工作的好坏。
一个三流学校的一流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均很发展,注重各方面的能力锻炼。一个一流学校的三流学生,在学校只是考试只追求及格,不参加任何社团活动,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但是在找工作时候那个一流学校的学生却比三流学校得到的机会更多,有的企业甚至打出了不要三流学生的标语。难道说在起点上三流学生就输了吗,奋斗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么,那这样谁还会参加一场才开始就知道结局的比赛呢。
在大学里,大部分的学生和影片中描述的一样,一味地追求一个高分,一味的学习他人考证,享受着“填鸭式”教育带来的乐趣,却不思考知识的由来,不思考证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否有用处。学校“机械式”生产出一批又一批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学生,学生去到社会发现找不到工作,又在抱怨学校的教育有问题。如此反复,“读书无用论”便应运而生,父母花了很多钱,好不容易培养了个大学生,读完了却发现还没有初中毕业的人能够适应这个社会。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学习能力强,会思考,能实践的人也能适应社会的残酷,所以说当今社会的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是拿了一个大学的文凭就能获得一个好的人生。
这部影片也许正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论你从事一份什么样的职业,无论你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追求,会思考,肯实践、能学以致用始终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找上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