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生是外向的吗?
再评价咨询的理论认为,所有人都是天生聪慧、善良的。因而,每一人自然应善于思考、行为得体、做事有成,能够享受生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每个人都应能很好地待人处世,除非这个人受到烦恼情绪模式的影响,变得脾气很坏,行为不理性,不与人合作,也不肯与人交流。
按照这个说法,我相信其实每个人天生都是外向的,愿意与人交流的。正如这段话所说:
“我相信人天生是外向的,因为与人连接,是一件非常滋养的事情。
婴儿需要妈妈,对于婴儿来说,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比不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更有利于生存。
要相信上帝造人的时候,一定会把出厂设置设置为最佳生存状态。
与人连接,是那么的美好。
喜悦与人分享,喜悦就会加倍。
难过与人分享,难过就会减半。
孤单与人分享,孤单就会消失。
困难与人分享,就会得到帮助。
有一个人或很多人能在你身边,接纳你,抱持你,允许你,关注你,认可你,看见你,那是多么滋养的一件事。” ——《你不爱社交,不是因为你内向》
可是有很多家长却说我的孩子很内向。
有些孩子甚至不愿意和父母多说话。
孩子为什么内向呢?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父母说话呢?
有这样情况的家长要自我反思一下了。
孩子0~3岁正是建立安全感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孩子3~6岁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你又是怎么做的?
在孩子0~6岁期间,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后天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正如上文引用所言:婴儿需要妈妈,对于婴儿来说,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比不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更有利于生存。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人天生就是外向的,他也必须外向。因为“外向”是他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
了解了这一点,相信父母们对于如何保持或是保护孩子的“外向”,应该有了自己的答案。
“与人连接,是一件非常滋养的事。”
所以,父母要做的是保持孩子与人的连接,让孩子不断地得到滋养。
要相信,孩子天生就是外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