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初次都是通过下面几句话了解墨菲定律的,因为所有百科上几乎一律都是这么写的: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主要内容: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不知道你第一次看到这些内容是什么感想,反正我第一次看到带给我的除了恐慌还是恐慌。尤其是三和四,感觉好像什么不好的事情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我们总会有很多那样这样的担心。
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工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 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
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
从定理来源上看完全没毛病,讲述的是一个概率问题。以上四条内容是被别人解读的,根本不是最初的意思,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个被坑了。(终于体会到了要看原著、看原版书的重要性)
一和二基本是废话,三和四涉及到概率问题。既然是概率问题那就有成立条件:1.事件有大于零的概率;2.样本足够大(比如时间足够长,人数足够多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可能发生,少了这两个中的任何一个前提,墨菲定律就不可能实现。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一生中只要不是一直关在家里不出去,那么他就有大于零的概率会出现车祸。按照某些人不负责任的解释,那就会给人留下因为会发生车祸,所以一定发生车祸的错误印象。可这真是墨菲定律吗?还是这些人自以为是的墨菲定律呢?要是能活到八万岁,才能让这概率接近必然实现。只要过马路当心些就好了,假如不善于思考,看了这些后以为坏事一定会发生,那么车祸一定会发生,那就背上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所以,请不要再用墨菲定律吓人了,它就不应该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