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给我安排了一项非常“难做”的工作。
年初,不知公司怎么想的,人力主管突然找我要我担任公司内部“青年成长班”的班长。我当时真的很惊讶,平时自己深入简出,除了公司食堂就是家,三点一线天天如此,同事也只与一个部门的有点交流,朋友也没几个,为啥会觉得我能“担此大任”,擅长社交的年轻人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可能他们都比我忙点吧)。我们那个“青年成长班”无非就是公司内部90后的一个以学习为名义的社交群,我以为这个群主平时的工作也就是组织大家参加公司的活动,再就是与其他友好公司联谊之类的。人力主管也是这样跟我保证的。所以虽然犹豫,我还是同意了,因为我确实觉得自己需要打开社交圈子,走出“第一步”。
这几乎一年以来,我除了被外派代表公司参加行业年轻人聚会以外,确实比较“清闲”。但就在上周四,人力主管突然神神秘秘喊我去他办公室,说有人跟领导打招呼了,为了帮助友好公司新品做推广,让我动员年轻人力凑点人数。关键就在于,这个产品需要拿身份证实名办理,而且后续可能还会产生费用。我听了顿时感觉头大。主管要我下周一收集身份证了一起办理。这项任务于我而言无疑是一块巨石。业务上的任务再难我觉得也能学习也能解决,人情上的任务我是一块空白,完全不知所措。通知的语句在心里打了无数次腹稿,一直拖到上周五下午快下班才在微信群内发出。
“公司说要为大家免费发放产品A,请大家于下周一带上身份证实名领取”。
打完这些字我已经社死了,虽然没人在身边,我都脸红了。
群里有人开始反应,问我到底是什么东西,免费发放是不是能免费用。有人已经察觉到“不对劲”,发放福利为啥还要带身份证,那些信息公司根本都有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在群里讨论起来,我的好友阿华也忍不住偷偷问我,“老夏,你这个是不是后续可能会有费用问题?我上家公司也搞过一次类似的,说是免费发给我们,结果后来每月还要交12元养这个产品,平白无故多一笔支出......”
我晒干了沉默,其实大家心里都有点数了,于是发出消息后我便“隐身”了,只说到时候解释。不过线下遇到几个同事问我时,我还是如实回答是领导安排的任务,而且是自愿非强迫的。说完其实我心里也很心虚,主管那语气根本就是命令不是商量。但是这件事本身与我又有何关系呢?别人跟领导打了招呼,是领导的人情,我要同事办理,影响的是我的人际关系,于我何益?
回家的饭桌上我同我爸抱怨此事,我爸还说这是我们这代人的通病,不懂付出,只想自己。我反驳道这不是纯纯冤大头工作吗?你们那代人什么事都无私帮助别人又得到什么好处了吗?我真的不理解。
到了周一,友好公司的业务员来了,主管要我带着他们一个一个办公室去“询问”,而且这次还有同事小周一起,范围也扩大到了全公司而不是仅限于年轻人了。我才明白,主管是想让我搞定年轻人,小周来搞定其他同事。我怕他是高看我了,好像我在年轻人中间说话有什么影响力似的,所以我一直强调说,我只通知了,办不办不敢保证,他们不是太情愿。
主管没理我,只说你去吧。看样子他也是被领导通知的。
首先就是主管办公室里的几个年轻人,“无一幸免”地全部领取了产品。再加上我这个“冤大头”,已经有六个新增业绩了。我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要不是找我负责通知,我根本不办。
公司一共有三层,小周带着我从21层开始往下转,那真是无比热情,遇到谁都喊哥、姐,妥妥社交牛X症。我就太放不开了,混在业务人员里安静的跟在后面,话都不敢说几句。只不过遇到熟悉的年轻人时打几个招呼,心里则是默默在骂XX。我怎么会摊上这种事?心里一肚子怨气。
很快第一层就转完了,没几个人愿意领,大家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了,警觉性都很强。我们来到20层。可能我被小周感染了,在这层我居然当上他的“捧哏”了,在他滔滔不绝的介绍时我会附和两句以表示我参与了。然而还是没什么人领取。
来到最后第19层。可能是熟悉了操作,可能是认识的人变多了,因为我办公室也在这一层,我居然开始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了。我真的被我自己吓到,我还坐在人家办公室熟练的拉起家常、说起业务来。短短的十几分钟,我感觉我自己“成长”太多了。
最后的结局当然还是没几个人领取,这种事公司内部传的太快了,他们心里都明镜似的。我的工作也在“摸鱼”中顺利地度过了。
但我跟小周走这一趟还真挺有收获。我本人在人情方面是一片空白,因为觉得人际交往麻烦,所以不愿与人来往。而且对“走后门”“靠关系”这种事情深恶痛绝。一直保持“清高”做派,刚开始很多人不了解我时会觉得我非常不好接触。但昨天近距离接触小周,发现他的“八面玲珑”在当时的条件下就特别适用,平时令我讨厌的社交技巧也令我佩服起来。真是印证了那句老话“存在即合理”。
回到办公室后我开始反思自己。我们每个人工作中都会遇到很不愿做的事情,但是还必须要做,那么这时候我们怎么处理就是一种工作能力。小周是一个优秀的例子。然而我在“走访”的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的同事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情商确实很高,即使确实不想要也不会直接拒绝,而是微笑着说了解一下再问问有没有家人需要,也很认真的听业务人员讲解。有些人则是一脸冷漠,无比“高贵”地说一句不要,直接拒绝,好似一盆冷水直接浇到燃烧的火焰上。这种情况小周也难以招架。还有些人则采取视而不见的策略,装作没看到,默默走开或者“遁逃”。实不相瞒,这是我一直以来采取的方式。
身为一个个体,我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我只关注我如何反应会让我自己比较舒服。而站在推销的角度,遇到那么多人,见过那么多拒绝方式,还是会获得不同的感悟。我以前确实有点坐井观天了。不管是谁,我们都天然会亲近那些笑脸相迎的人。冷冰冰的态度只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我本身不是销售人员,我一个办公室文案根本不需做到八面玲珑,但是过于“清高”,无疑是故步自封,又是另一种极端。
看样子以后我也要慢慢从社恐向社牛靠近,社杂最好,该大方大方该收敛收敛,虽然不自在,但是人活一辈子,哪有事事顺心的呢。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都是因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