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尝试内容融合
上次提到要进行三本书的融合,一开始,我尝试从三本书的目录入手,合并同类项。结果发现不靠谱,因为三本书的“结构”完全不同。仅从目录的框架上无法进行合并。而三本书各自的细节上却有很多相互重叠的地方,比如:
1. 成甲提到了“找到最重要的只是和原理的原始出处”,古典也提到了“识别知识源头”;
2. 采铜说的“收益半衰期”,就是古典提到的“知识折旧”;
3. 而采铜说的“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就是成甲说的“元认知”;
从三本书的细节信息上,有太多的交叉内容和相似的部分,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整合三本书,无异于我自己重新创作一本书。虽说不是不可以做,但是偏离了我的初衷:将三本书的关键核心内容串起来;根据古典的“破局思维”里的说法是“下层无解,向上一层”。当我从细节的信息无法入手完成我的目标时,我就往上一层看看整体三本书,各自的逻辑是什么。
于是,我又通读了这三本书,发现三者都在谈“能力提升”,但是角度和侧重点不同:
1. 采铜的《精进》,从多角度和流程的一二三四五展开;
2. 古典的《跃迁》,重点从社会和商业的角度去展开(结合他的《拆墙》和《生命可能》成为完整的人生进阶三部曲)
3. 成甲的《好好学习》,从深入挖掘知识的深度,临界知识去提升能力;
这样看来,要么就是三者的“零碎”有联系;要么就是三者的“宏观目标”有联系。一头一尾都一样,但中段呢?
再进一步思考后,我发现,也许三者表现的外在形象不同,但是有两个核心内容是一样的:知识构建和系统思维。无论这三本书呈现的内容是多么的千差万别,但是在这两点上,三本书都提到了,而且有很多“雷同”或“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我觉得就从这两个部分去入手总结这三本书。
啃下“知识构建”这块骨头
虽说知识构建是三者共同提到的,但从具体内容是看,从拆解三者对知识构建的认知上又有很大的不同。经过反复阅读和提炼,我将知识构建这个版块按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目标,态度和方法。
第一,目标:目标就是建立知识体系,而其中又分为了静态和动态。静态,也就是建立知识的结构和框架;而动态就是关注过程(成甲“元认知”)
第二,态度:有两点,要主动地,有意识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要注重提升效率,而不是“低水平的勤奋”;
第三,方法:基本上,三位作者的方法都是类似戴明的PDCA法,总结起来,宏观上就是四个字“刻意练习”;而拆解开来,有7个方面,也可以说是7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自己的兴趣或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要么发自内心的热爱去做一件事(不要多,一件就好),要么迫于方方面面的压力“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核心问题,不要多)。而这两方面解决的都是动力问题;
第二步:提问,深入拷问自己的兴趣,不是浮于表面的,或去重新定义自己的问题;
第三步:深挖下去,挖到问题的“本质”和“底层规律”(古典在这里特别提到了“联机学习”而不是单打独斗);
第四步:运用。这一步也可以称为“小刻意练习”,就是要尽可能多得进行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下的,基于同样的一个“底层规律”进行反复练习。练习中还有一个方法叫“以教为学”(成甲),也是古典提出的“IPO法”;
第五步:记录-回顾-反思。这一步太重要了,可以说是前五步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因为只有通过这一步,才能真正去甄辨自己是否掌握了想要学习的知识并“能调用多少知识”(采铜);
截止到第五步,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了,可以重新回到第一步,去拷问自己的兴趣或重新定义自己的问题,然后循环往复,直至自己在某个方面的兴趣或问题得到了最大深度的发展或彻底的从根源上解决了。
第六步:跨界。当一个知识解决了,就可以进入关联知识的学习,又可以开始循环往复第一至第五步。这个“跨界”,就是对不同知识进行融合;
第七步:建立自己的能力圈。当自己已经就几个知识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后,这几个体系又能进行有效的融合,那么在相关的领域就是你擅长的,你就是专家,也就是你的能力圈。以后只要是在你能力圈范围内的事情,都可以处理得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当然,知识体系建立的越多越好,但这个要取决于自己的动力,学习能力和一点点“老天爷赏不赏你这碗饭”。当然,每个人的追求的目标一定要是“越多越好”,这样你的能力圈才能越大,你的延展性也会越好。可是,这个不是强求来的,在一个圈没建立起来前,不能像“小猫钓鱼”一样去建立下一个圈,要“结硬寨,打呆仗”(曾国藩-成甲)。
结尾
以上的目标,态度和方法,就是三本书在“知识构建”方面的总结,也是我个人的体会和感悟。这样的总结,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且不说这样的总结有多少疏漏和谬误,就是接下来的对“系统思维”的总结,以至三本书的整体大融合都是一项不亚于“愚公移山”的项目。
根据“即刻行动”(采铜)的说法:“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我已经开始了,总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一件充满了希望的事情。接下来,准备去啃“系统思维”这块骨头......(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