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一月读书笔记: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阅读习惯

一月读书笔记: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阅读习惯

作者: tihu | 来源:发表于2014-02-06 20:37 被阅读482次

    因为年底工作不是特别繁忙,晚上基本上不用熬夜赶工,所以我的整体阅读量有所增长。其中实体书读毕和在读的有五册,占总阅读册数的50%,主要是与工作和互联网相关的书籍;Kindle上为了看电影《安德的游戏》而重看了原著,以及继续在读“细说历史”系列;手机端陆续开了几部新的起点文来读,都是史穿类的;iPad上则一直断断续续地在看《哈扎尔辞典》。总的来讲,我的阅读有几个特征愈加明显。

    状态

    实体书

    Kindle

    手机

    iPAD

    已读

    大数据时代

    富爸爸穷爸爸

    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

    安德的游戏

    在读

    决战移动终端

    数据化决策

    细说清朝

    晚明

    决战朝鲜

    哈扎尔辞典(阳本)

    已购

    最简单的图形与最复杂的信息

    销售模式新生代

    正能量(实践版)

    请给我结果

    大数据云图

    阅读时间更加碎片化。这是我通过图表分析自己过去一年来的阅读行为得到的结论(由于简书不支持直接上传图片,暂缺)。一个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通路大致是:大屏(电视+PC)+小屏(掌上设备)+纸张(报刊图书)。追踪我在过去一个月的阅读时间分布可以看到,工作日的实体书阅读时间有1,860分钟,Kindle480分钟,手机1,030分钟;而几个周末的总阅读时间达到了1,440分钟。

    在工作日,阅读通常是这样的:早晨的70分钟,来自于如厕、步行以及早餐时间。每天早上,我都会开车送图妈到她的公司后,再步行前往3.5公里之外的公司写字楼,这段时间既保证了晨读,也保证了我能达到每日基本的8000steps运动量及格线(推荐应用Moves,12刀。)当然这种边走路边看书的习惯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

    中午的30分钟来自于1300-1400之间,通常边看边睡地进入小憩。感谢公司一直推行午间两小时休息制,此前的一小时我坚持下楼吃饭,尽量远离在工位领便当。晚上就寝前,大多数时候能保证一个小时左右的固定阅读时间。在工作最繁忙的季节,当正常作息都保证不了时,晚读也只能舍弃了。周末通常会有大块的阅读机会,一般是王小图午睡和晚上家人看电视的时候。我基本不看电视,除了看电影和追几部剧集,在寒冷的冬季,似乎读书是我唯一的爱好了(冬懒)。

    阅读场景固定。记得很久以前的某次读书分享会上,记不清是大刘还是韩松说,阅读是一件很私密很个人的事情,谈不上分享不分享。阅读是不需要发生交互的,大多数上班族两点一线的生活,决定了其阅读场景基本是很单一的。

    工作日的早晨,因为我始终是在行进中,所以单手拿着Kindle是最佳选择,由于冬天天气寒冷,更小巧的手机要看得更多一些;中午在公司,iPAD和手机显得不会太突兀——你不能在工位上津津有味地捧上一本厚重的《大魔法师》吧;晚上电视和PC均已基本退出我的生活,在床头终于可以比较舒适地阅读实体书了(一直遗憾中文出版受制于市场而未能大面积推广轻型纸)。值得提到的是,在过去六个月里,除了《科学美国人》,我已不再购买任何杂志和报纸了。

    另外需要补充两个比较频繁的阅读场景,一是在公共等待区域,例如咖啡厅、银行、理发店;二是旅途,例如飞机客舱。实体书店不算是一种阅读场景,只能算是一种传统的阅读场合。

    阅读媒介相互补充。在电子书和移动互联两个不可逆的大潮背景下,现有的几种图书展现形式各有优势,除了便携和成本之外,图书内容本身仍起着决定选择的作用。

    实体书。1.实体书仍然是图书质量的保证,是整个阅读量中占据支柱的板块;2.翻译类图书的引进周期越来越短。就像好莱坞影片实现同步上映一样,对不能直接阅读外文文献(特别是专业书籍)的人来说,越来越多的书籍缩短引进周期甚至同步出版,显然是一件好事,细分领域的译者和翻译公司也越来越多(比如“史诗图书”)。

    一月份读了三本实体书。 大数据这个词是紧跟着云计算火起来的,现如今卖锅盔的都要谈一下大数据分析,但很多人事实上没有弄清楚大数据的含义。《大数据时代》是将这个概念讲得最清楚的一本书,可以当作科普读物来看。我在上高三时就翻过《富爸爸穷爸爸》,当时觉得这写得什么玩意儿啊!现在明白那是因为当时看不懂。去年年底一位朋友重新向我推荐了此书,[(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的基础财务模型值得每个人了解(该书作者的公司虽然破产了,但本人过得还是挺滋润)。《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推荐职场新人阅读,商业模式画布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论,这本书还有一版商业篇,适合每年位商业计划抓破头的职场人。

    Kindle。我的Kindle上有两种书,一种是因为实体书不方便携带而下载的电子版,一种是发行量很低、很难买到的书。因为我的K3刷了多看系统,所以还没享受到亚马逊入华以后的服务。如果有更多的新书可以实现Kindle版本同步发行的话,相信会促使我入一台国行的。“安德”系列“细说历史”系列都是不容错过的经典,前者大约是所有青春幻想类小说(暮色,饥饿游戏等)的鼻祖,后者让读史变得生动有趣,单也有几本算是狗尾续貂,大可忽略(说的就是《细说隋唐》)。

    手机。手机上除了刷新闻、twitter、饭否和朋友圈之外,我还看起点文。我的手机头屏就有一个起点APP的快捷键,和Chrome一个待遇了。起点是一个成熟的网络小说读卖体系,就像JEEP与吉普车的关系一样,起点文与网络小说大约已经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品类了。虽然冗长的网络小说就整体质量而言缺陷颇多,但千万不要质疑这个群体,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用脚投票的行业,读者群的真金白银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过去一年来,我抱着学习和考察的目的,阅读了几百万字的起点文,时至今日,我在起点APP上月均消费约50元。

    最近在追的两部都是历史穿越类,也都是争议之作,《晚明》《决战朝鲜》的作者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观点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和抨击,但二者也有一个特点,小说在每一个历史事件节点时都会交代清楚正史上真实的事件和人物的概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也代表了正统起点作者“考据流”的严谨,比起大开金手指的“YY流”,作品可读性更高。值得一提的是,《决战朝鲜》是我第一次使用起点APP的租书模式,即用比较低廉的价格租看已经完本的小说分册,有效期是30天,非常经济划算,适合读者补看一些经典名作。租书的方式也让我特别怀念中学时流连忘返的武侠小说出租屋。

    iPad。之所以将iPAD也作为阅读终端之一,完全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可以阅读PDF书籍的大屏幕,特别是以图为主的电子书。推荐一个twitterID:书格@shugeorg,经常会有不错的大部头图集推荐。通常我会通过kindle邮件或微云将PDF同步到iPAD上。《哈扎尔辞典》分阴本和阳本,不过我一直怀疑中译本是否是删减本。

    p.s.春节期间由于乡下没有网络,所以每日千字文无法即使上传;刚开始使用macbook,实在有些不习惯,写字截图什么的都要耗费比以往更多的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月读书笔记: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阅读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zc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