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未来教育猜想(二)教学产品的颠覆

未来教育猜想(二)教学产品的颠覆

作者: myfeiliyel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22:05 被阅读0次

    关键词:精熟学习,密集型学习模式,课程产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经验老到的教师、聪慧的学生是极为重要的原始资源和衍生资源。两者结合便有可能产生门门优秀的尖子生,即评判标准清晰可见的所谓传统型人才。但是,决定一个人发展方向的不是自己的短板,而是自己的长处。
    而学生在学科敏感的差异性,甚至在现有的小学阶段都会有明显的体现。即大部分人总有一门学不好的学科,和至少一门感兴趣的学科。所以未来教学不应过度追求“全科”优异,而是应考虑引导学生放弃投入产出不佳的领域,充分认识发展自己的特长,此举能够增加学生出现某门学科优秀的几率。

    越早意识到自己发展方向的学生,对未来有清晰计划的学生,成才的几率会越高。事实上,在进入青春期后,学生兴趣转向对自我的探索和思考,若加以适当的引导,可以有机会在此阶段结束时,大概需要两到三年左右,学生身心归于稳定后,助其树立起一个较为长远的目标。在此类似于自我觉醒的阶段,清晰的人生计划对学生成长的是十分有益的。

    未来需要的是在某个专业领域有着充分的知识储备,以及具有相当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教学目标除了专业学科知识点的掌握,还更应该注重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将会成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参与活动类型的课程地位应该攀升,表现也需要在几个维度上进行全面综合的评定。相对于弥补这个学生表现不好的地方,教学安排更应该注重于这个学生表现突出的地方,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该着重于培养这个学生所感兴趣和擅长的方面,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竭尽所能去寻找这个学生值得培养的领域,为其树立自信和使命感,为其寻找成长的方向。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应该利用各种方式来寻找该学生的天赋及长处,即以因材施教为最主要原则。

    在网络、云数据和AI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通过精熟教育方式,切实掌握知识。学生在不擅长的学科上,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即可,而不必花费太多精力去达到所谓及格,或者学生为了所谓攀比或者面子等错误认知,盲目的为自己设定一些难以完成的目标。但在具有天赋的学科上,课程设计应该竭尽所能的为其提供探究和发展的空间。对某一领域有钻研兴趣的孩子,不论年纪几何,只要能够完成前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并决定学习下一阶段的学习时,就应该提供给他相应难度的课程,它意味着颠覆以往教学的统一安排进度模式。
    也就是说,课程的纵向深度和横向广度,都可以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学校则可以规定学生学习的各种标准,学分数量,学时数量,学科数量都可以进行规定,而且这种要求可以对每个人不同,通过算法来实现。一个学生可以在感兴趣的学科上进行纵向的探究深入,也可以在广度上尽可能的拓宽知识面。无论哪种选择,都将一定的决策权交付学生,且这种自主选择权随着学生表现程度累计的变化而不同。一个年纪小的学生如果能良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拥有很好的自律习惯,则将开放更高自由的选择权利。而无法按时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哪怕是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可能也只是获得最基本程度的自由选择权。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中介绍了精熟教育,即通过单独对知识点的考察,来促使学生将知识点学透,而不是以考试成绩来辨别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精熟教育本应是学生学习的原则,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但是在传统学习模式中,因为筛选人才的成本非常高,很难大规模应用,但是在未来却存在极大的发展可能。
    同时,集中资源进行高投入,带有一定训练强度的密集型的学习方式依然必不可少,因为密集型的学习方式,属于提高学习水平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而且密集型的学习方式,搭配精熟教育的理念,应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熟练掌握某种知识或者技能的运用方法,必须经历持续、大量时间的不断练习。

    政府在其中,只是对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限定,而学校则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质,为其安排合适的课程,因为学生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点,至于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则是市场的工作。
    学校成为课研机构甲方,如何评判这些课程的质量?以及如何控制这些课程内容?大数据将会帮助选择困难症的学校,但在那之前,按照以往的经验,极有可能会有一个期间的淘汰筛选状态,即许多外部资源涌现,争夺学校市场,课研机构群雄并起,互相吞并厮杀,最后形成几家教育寡头,而且赢家还不一定是现有的行业翘楚,这其实是一片蓝海。
    最受欢迎的产品不一定是以授课老师多么优秀来衡量,而是谁能提供最方便、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式来决定。其实结合各种对人类记忆研究,上瘾行为研究,习惯和惰怠行为研究,大脑刺激研究的各个方面,单纯靠老师经验或者魅力是不够的。
    绝大多数的经验都可以形成知识,而越是单纯的知识,其学习的要求越低。什么老师讲的可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功能好不好用,“能听懂、能记住、能使用”就是人们对工具类型、技术类型的知识的基础学习要求。最基础的学习要求能占学习成长金字塔的底端,也就是容量最大,市场最广阔的部分。这部分也将会是受科技进步利益最大的部分,可以说未来的知识教学棒不是在老师手里,而是在创造AI的科技人员手里。这个课研团队应由少量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以及大量的市场、产品还有技术人员组成。
    而且配合着真人讲解老师,对学生疑问进行答疑。答疑工作不一定是职业从事老师的,只要任何擅长于该领域知识的人,通过考核后,皆可兼职。按照答疑的数量、难度、采用率等等标准,对其工作价值进行估价付薪酬。这样该课程学习终端形成一个平台,规模可以进行指数化的增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来教育猜想(二)教学产品的颠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ci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