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亦极乐死亦极乐

生亦极乐死亦极乐

作者: 道听俗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22:15 被阅读0次

随着生命知觉的降低,一切刺激的知觉最终降为零,这个时候就没有了任何分别心,也就无所谓生死苦乐,没有了生死苦乐,你可以说是永生极乐,随便什么称呼,对于习气深重的凡人来说,永生极乐或者往生极乐是比较好的说法,这是一个很好的诱惑,诱惑人们入道,从而让更多人获得解脱!

 

其实真当你死了,生死苦乐都无所谓了,有没有来生对你是等效的,你只是回归了名色的“无”本性,或者说“空”性,在这种“无”本性状态下,你没有了作为活人的知觉,你根本就没有了任何概念!

 

真当你开悟了,生死苦乐都无所谓了,有没有来生对你是等效的,你只是回归了名色的“无”本性,或者说“空”性,在这种“无”本性状态下,你没有了作为凡人的知觉趣味,你根本就没有了任何概念偏好,或者说你不会再被任何偏好左右,也就不会被任何事物所左右!

 

 

名色只是空性的一种状态,有如水上的涟漪,水是永恒的,涟漪是短暂的,涟漪灭了还有新的涟漪,只要还有水,涟漪就永远存在,你也可以说,存不存在涟漪对水来说并不重要,水它是水,它一直在那里!

 

所以对于开悟者来说,生亦极乐死亦极乐!但是作为人,他首先会遵守做人的游戏规则,这是生人的天理,所以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王阳明说,知昼夜即知生死,白天和黑夜都有它的游戏规则!

所以,打个比方,空性是水,自性是自我主宰的水,第八识是振动的水量子,第七识是水波,第六识是水浪,五根是水花

忽然想到弦理论,或许也可以这样比喻,空性是弦,自性是非受迫振动的弦,一到八识分别是八个不同维度振动的弦——九弦理论。


也可以说,无明是微振(第八识微振态),微振不断的攀缘,最后变成振动(第八识),水波(第七识),水浪(第六意识),水花(五根五尘)。活得明白,自性,就是不再自己吓自己——用自己变幻出来的假象来吓自己,一如一个孩子被自己想象的巫婆吓哭了。

相关文章

  • 生亦极乐死亦极乐

    随着生命知觉的降低,一切刺激的知觉最终降为零,这个时候就没有了任何分别心,也就无所谓生死苦乐,没有了生死苦乐,你可...

  • 长相思 ● 诵禅

    今亦欢。 明亦欢。 生众悲难往复还。 娑婆人世间。 日诵禅。 夜诵禅。 了却三生尽业缘。 往生极乐天。

  • 2018-06-14

    亦死亦生 亦生亦死

  • 亦师亦生

    我高中时心态变化很大,心里面装的东西有点太多,学习不够专心了,还养成了晚上躲在被窝里看言情小说的坏习惯,以至于睡眠...

  • 亦生亦死

    亦生亦死。 亦梦亦幻。 生是真,死是真,梦是真,幻是真。 亦或都是假。 谁知道呢。 ——————— 醒来的时间是清...

  • 极乐死

    早上出门,听见小区里凄惨的哭声,这哭声是死别,肯定亲人去世啦。 于是一路就想着死。人终有一死,可死法多了去。俗话说...

  • 生亦死,死亦生

    一个人出生了,人们并不知道他的未来,却说恭喜恭喜。一个人死去了,人们并不知道死后世界,却说可惜可惜。—— 三毛 ​​​​

  • 亦师亦生,亦师亦友

    我高中时心态变化很大,心里面装的东西有点太多,学习不够专心了,还养成了晚上躲在被窝里看言情小说的坏习惯,以至于睡眠...

  • 生亦生,死亦死,生死何亦。

    从古至今,人生亦逃脱不了生与死。 我们生着有很多意义,有的是为了活的有意义;有的是为了传宗接代,有的...

  • 亦生

    在未来,在过去,在梦的那一边, 在温柔的洪流里沉浮着。 可以看到的, 远方是香格里拉泸沽湖上的海鸥, 阿姆斯特丹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亦极乐死亦极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ci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