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状元亭记》

《状元亭记》

作者: 两江盐运司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23:34 被阅读0次

“八中初年,诸楼皆已落成,人心激昂思奋。三月,蛮丘之上突现怪鸟羽翼绚丽,上下盘旋。丘上时无木,斯鸟悲啼凄切,旋踵而去,有虹霞冲霄。后坡南有槐竞生,如巢如障。蛮丘遂易名为槐丘。有长者断此禽为凤凰,因丘上无木可栖,遂恋恋而舍。众大为惋惜,乃修亭于丘上。此后世之状元亭也。”这是八中第一批地理志编修者徐下课的关于状元亭的记载。

我合上他的手扎,不禁莞尔,对于徐前辈我也是略有耳闻。徐下课自幼不爱读书,他的父亲是一个不得志的公务员,大概是对高考失去了信心,因而徐下课整天游走东西,迷于考寻地理时,也未作阻挠。正由于徐下课不曾认真读书,所以他手扎里的游记就多了些鬼神色彩。若日后出版,也会被建议上架幻想文学,与名著散文等高雅作品相去甚远。虽然如此,徐下课还是蝉联了两年八中人气王。略次于偏好医术的李诚针。八中操场看台西有西墙,常被人用来涂鸦心情,故名“写心壁”,我曾在上面看到过:“×下课,我爱你”。墨迹模糊,近不可识。不难得知这里说的是徐下课。历时久远,却未遭人附改,足见其“鸣”声在外,至于他曾在食堂桌子下写了数百“徐下课到此一游”,又不是那些对地理未作研究的普通人能知道的。

我年轻时研习他的文章,曾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所幸我刻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洗礼,后来又犯了文风事,逐渐养成的字斟句的习惯,陈出了淡然朴素的风格。

所谓“有凤来仪”乃子虚有,但蛮丘上的确有亭名唤状元。亭有柱分八荒而立,七面和围,唯有正北方有阶出入。状元亭比普通的亭子要瘦高得多,这是因为亭柱极高,亭盖又分两层,中间收勤得极为纤巧。亭盖极为奢华,涂粉,镶银,包锦,漆金;雕琢精细堪争造化。我推测它是当年落魄的“巢边流”传下的作品。只有他们才能糅豪华奢靡与法度庄严为一体。

亭盖由金黄色的硫璃瓦覆盖,挑梁高展,如鸟雀挫身欲飞。只是檐角缺了盏铜铃。亭上盖开径甚小,多为底盖所掩。但低据所窥之见,也和“巢边”的工匠们未曾疏忽,其精美不输底盖。顶盖之上是琉璃球层层叠垛,更显亭身修长。亭其由石铺成,方圆成趣。伫倚亭口红柱,抬眼北瞭,便是八中北门。这道门极少开放,因而许多人猜测它的用意与叔之恺的谷亥门类似。

我看到过状元亭初成时红柱幢幢的样子。如今朱漆斑驳,上面还刻画着“做人不要太醉酒青牛”、“某某,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等叫人似懂非懂的句子。可见任何事物都难经受时间的销蚀,只是时间越久,越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浑厚与温和。风物如此,人情亦然。

相关文章

  • 《状元亭记》

    “八中初年,诸楼皆已落成,人心激昂思奋。三月,蛮丘之上突现怪鸟羽翼绚丽,上下盘旋。丘上时无木,斯鸟悲啼凄切,旋踵而...

  • 《沧浪亭记》,让我知道古时还有一个吴越国,庵里也能住和尚。

    1.一篇写吴越国历史的亭记。 古人喜写亭记,单宋朝欧阳修就写有《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和《岘山亭记》。亭为死物,...

  • 赏宋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 ·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 状元湖抒情

    康桥廊亭倚湖西 状元星城卧陵园 英烈魂兮归故里 天外唅首子孙嬉 状元湖畔状元魂 莺歌燕舞啾语醉 微风入耳花鼓戏 秋...

  • 第十三课 黄州快哉亭记 虎丘记

    第十三课 黄州快哉亭记 虎丘记 峡江寺飞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 我有一颗画画的心

    今天听的是牡丹亭外 用一首歌的时间来画一幅画 歌词如下牡丹亭外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

  • 人生如花事

    清水芙蓉少年事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 误入藕花深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

  • 出水芙蓉

    摄影: 姬新天 编辑: 姬新天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 ·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 习字

    《醉翁亭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状元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cp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