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爱孩子,有时候,在不合理的给予和破坏性的滋养背后,尽管动机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给予者以爱作为幌子,只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成一回事儿。
2,对家人和孩子的爱超过理性的范围之后,就会物极必反,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行为,不仅需要用心,更需要用脑。过分的爱,还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的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的去照顾原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要让家人获得健康,就必须容许他们自尊自爱,学会自我照顾,要摆正角色,不能对家人唯命是从,要适当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满和期望,这对于家人的健康有好处。爱绝不是无原则的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
3,受虐狂有一种错误观念,他们一厢情愿,把自我牺牲当成是真正的爱,其实他们的潜意识,蕴藏着更多的是恨,并渴望得到发泄和补偿。
他们无怨无悔的忍受虐待,甚至心甘情愿。极有可能是他本来就喜欢这种情形,他乐于忍受虐待,一生都在追求某种道德的优越感。
4,原来他在童年时就遭受过屈辱,为了使痛苦得到补偿。他们就会自认为在道德上高人一等。这样一来,他们便会从他人的愧疚和道歉中。享受报复的快感,他们遭受的耻辱于沫白越多。自感优越的心态就越强烈,也由此得到更多的情感滋养。
5,很多时候,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个人的意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求。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儿,真正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缺少真正的爱,其实,我们真心去爱某个人,是因为我们自己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是因为我们渴望自己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最终追求的是自我完善。真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6,今天儿子在微信上跟我商量,国庆节放假如何回来的事情,原本我打算在放假的时候亲自去接儿子,出乎我意料的是,儿子说,他打算和室友拼车回来,这样一来,我就可以节省了去接他的时间,并且花费还会更低一些,看到儿子的打算,我十分赞同和支持!
走出家门,社会是一所好大学,伙伴是一群好老师,从不同的人身上都可以学到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懂得为他人考虑和打算,孩子已经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很可喜的一步。
最可喜的是孩子的眼中有了很多的风景,他看到很多值得爱的人和事,并且感觉这些事情很有意义。军训结束晚上的汇演: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49673/076234f68f059b4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49673/e59380ee5ea3ca9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49673/7f87c9ece6c9203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49673/bd1b2d25a6b21b9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49673/a6f15d0e6c6f2f3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