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爸妈散步大约是在高中时期,只大约记得,至于聊天都说了些什么,已经记不得了。爸爸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注意自己的体型,晚上不仅吃的少,散步也渐渐成了一个习惯,妈妈虽然对爸爸的这些说法嗤之以鼻,但还是加入了散步的队伍。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十有八九都是他们在散步的路上,而我在电话的这头,其实同样也是在散步。在学校,我有一个晚上散步的三人小团体,是运动场上的常客,散步成为每晚的期待。在家,我加入另外一个团体,于是我和爸妈成了乡间小道的常客。路遇熟识的人,多半都是笑着问候,一家人又出来散步了?

在乡间,这种问候最常见不过了,只是妈妈会充分的发挥自来熟的特质,遇人便打招呼,说声还在忙啊或者还没吃饭呢。爸爸则总是笑着说,我每天上班经过,都没有你和他们熟啊?我也附和着爸爸,和他一起笑,妈妈竟然像小孩犯错似的笑着。尽管妈妈有时候会认错人,却丝毫不影响她一如既往的和别人打招呼,也一如既往的会得到别人热情的回应,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妈妈的这样一个淳朴的好习惯,估计我是学不会了。
爸爸习惯于快走,我还能跟上他的脚步,而妈妈大多是在后面,沿用我们宿舍的队形就是时而一字形,时而人字形。聊天的话题要么就是散步本身,比如前后拍手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研究怎样散步才能更好。要么就是我和妈妈之间的话题,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或者家里某个亲戚有什么事。再就是我和爸爸的话题,越来越多的是工作,对于我即将步入教师行业的建议或规划,可以归结为对教师职业必须热爱,好好搞好教育,年轻人就是要给自己一些压力,甚至还会谈到性格。话糙理不糙,总之还是受用终身。

估计比较统一的话题就是说到我什么时候回校,几乎每天都会说到。回答从就这几天慢慢的变为还不确定,爸妈也渐渐懒得问,,直接就给出答案,不如等端午节过后再回去,但是这问题却还是悬着。不然就是爸爸在得瑟今天自己做的菜好吃,我总是会捧场,毕竟好吃是事实。爸妈两人甚至会互相挑剔对方做的菜不好,妈妈嫌爸爸做的菜味道太淡,辣椒太多,而爸爸总是说妈妈做的菜太糙,当然两人说的都没有错。在我连续吃了这.么多天的蛋炒饭之后,我就越发的认为他们做饭都是生活,而我做饭仅仅是生存而已。
这是家庭散步的故事。
另外还就是校园散步的故事,佳培,黄蓉和我。

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聊工作,学习,今天看了哪些书.或电影,以及各自的经历,爱情,亲情和友情。毕业鉴定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我们这个小团体真是我大四华丽的一笔。
佳培,一个看起来女汉子的女子,但会做饭,会生活,就因为这一点,我觉得我应该要跟她混了,学习更多的生活技巧。她的闽南口音,一开口就是笑点,口头禅也奇多,突然让我说一句我还真记不起来了,足以证明她的口头禅非常的具有特色。还是一个污女子,此污非彼污,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这些都是学习。是的,都是学习。她能看各种书,我们看的书很多都不一样,观点却十分的相似。颇有一种相识恨晚的感觉,于是我接触到了各种奇葩的片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片子,对,就是你想到的那种片子。
蓉妹子,是那种你和她在一起之后,生活就会多一些可能,生活竟然变得不可控了。我习惯性的规划好时间,而她一上午能做完的作业,硬是搬了两天的电脑去图书馆才写完,但是我和佳培一致认为这种慢性子和她的外表一点都不符。于是,开她的玩笑成为散步时不变的话题,更何况她还有个兵哥哥男票呢。
我不会把散步升华为生命的感悟,而散步于我而言却是在感悟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