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目标、周期还是方法,最终它们都指向了同一处——产出深度价值,即制定有产出的目标、保持耐心去积累价值、在舒适区边缘打磨价值,如此,我们方有机会参与价值交换。这就是从做成一件事到有一定影响力的实现路径。
当然,这里所说的交换并不是指带有具体目的的经济交易,而是指客观的社会运行规律。换句话说,当你具备了一些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且还能将这些价值展示出去、被他人强烈地需要,那么价值交换就已经发生了。正如我写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章被广泛传播,才有机会被《人民日报》的编辑发现并转载,因为他们也需要优质的内容,而被《人民日报》转载之后,我的个人影响力也在无形中变得更大。这便是价值交换的缩影,生活中所有成功现象无不遵循着这个规律。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观察到价值交换的全貌了,如果按等级分,它至少有以下5个层次。
一是只输入不输出。这类人只知埋头苦学,满足于自我感觉良好的努力,却从不想着要输出点什么,于是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参与价值交换的机会。
二是有输出但无价值。这类人勤于输出,甚至非常努力,可惜他们始终在舒适区内打转,生产的内容价值不足。他们要么追逐热点、要么自说自话、要么内容过于同质化,除了用努力感动自己,其余所获甚少。无价值或低价值的内容在信息爆炸的世界里必然难以立足,因此,输出和价值必须合而为一,方能迈过价值交换的分水岭。
三是有输出、有价值但积累不够。如果我们的输出越来越受欢迎,甚至时不时有意想不到的爆发,说明我们已经在价值创造的路上开始小跑加速了,但这时还请保持耐心,几次爆发并不能说明问题,持续稳定地高质量输出才能让我们走到复利曲线的拐点。
四是有价值、有积累但借力不够。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帮我们传播时,说明自身的价值积累已经足够丰厚,此时可主动参与交换,在价值观相符的更高平台展示、投稿或合作。只要价值足够大,他们就会需要我们,愿意为我们传播,这是一个互利的过程。就算对方不理睬、不接受、不回应也没关系,我们并不会损失什么。
五是如果我们自己的产出确实很有价值,那么想办法让更多人知道、使更多人受益就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更多有需要的人负责。这种共赢信念必将让我们走到自传播的最高阶段,那时,你会发现似乎“整个世界”都在主动与自己连接。
如果你认可价值之路,也愿意走价值之路,那就时常审视自己所处的阶段吧,相信这个“进度条”会让你看到更清晰的努力框架。
至此,主动做成一件事的原理和方法全部梳理完毕。这些东西并不高深,也不完全是我的原创,我只是努力实践验证,并对它们做了一个逻辑自洽的关联。思来想去,这些逻辑链条足以打造一条适用于所有普通人的成长路径。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我们的行动,所以剩下的就交给你和时间了,愿你从此获得新的起点和里程碑,也愿你从此与众不同!
文/周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