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润青文集
《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读书笔记5

《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读书笔记5

作者: 曹润青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15:28 被阅读89次
    图片选自网络

    《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

    (劳伦斯·卡宁汉姆、约翰·赖希著,毛保诠译)

    第5章 印度的古代文明

    1、古中国和古印度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繁荣,定居型农业便可自给自足,人们思想也较保守,是静的文明;

    欧洲文明起源地多为岛屿或贫瘠土地,农业供养不足,所以不得不发展贸易。而贸易带来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形成动的文明。

    静和动没有绝对的优劣,在两者碰撞时,谁能包容吸收对方的精华,谁就领先一步,切莫固步自封!

    2、阶级划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向上攀登,基督教讲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佛教讲众生平等,三种不同的概念。

    3、印度种姓制度是构成印度社会结构的社会力量之一,由许多有关婚姻、座次(谁能和谁一起吃饭)、保持宗教礼仪纯净以及诸如此类的法律所加强。

    4、《吠陀经》代表了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学,包括出生、命名仪式、成人礼、生病和死亡。在《吠陀经》集成后不久,印度的哲人们对于哲学大问题很有兴趣。比如是什么造就了宇宙现在这个样子?人是如何起源的?为什么人生短促?为什么人要受苦?在祭奠仪式和牺牲的背后有什么深层的含义?这些及类似问题的探讨被记载于《奥义书》。

    每个民族都拥有伟大的哲人,上天赐给我们想象力,却让我们自己寻找精神归宿。

    5、要达到“梵”这样的知识,要经过三条路径。

    1)苦行(斋戒,无有,身体的约束,等等)的道路或约束,在这种生活中物质世界成为次要的东西,而人也变得觉悟。这是所有道路中最艰苦的道路,通常在一个人作为家长经过了正常的生活后才选择。

    2)道或业的约束,要求人根据自己的种姓义务(祭司要献祭,武士要打仗等等)而承担责任,不许贪婪或有野心——这些动机蒙蔽心智。

    3)虔信的道路,所有人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当作是对神的虔敬行为,不落入贪婪或自私自利的陷阱中。

    不管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在弱化个人物质拥有,而中国传统文化使我们不自觉追求权和利,提倡家族的财富积累。佛教不参与世俗战争,基督教为了信仰而战争,中国人为了财富而战争。

    许多西方国家发展了较好的社会福利,这是我国应该学习的地方,把富人兜里的钱变成社会福利,让每个人都可以有尊严的活着。

    6、在鹿野苑,佛第一次提出了他的教义大概,就是在极端的苦行和自我放纵之间找寻“中间道路”。佛的教义被称为“四谛”:

    1)存在本身就是苦难;

    2)苦难来自渴望和情感;

    3)存在着一种苦难的终止,被称作涅槃;

    4)有一条通往涅槃的道路,就是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行、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佛教以静脱轮回遇到佛,基督教讲以爱他人见上帝,前者静,后者动。

    7、阿育王是一位高贵而残忍的统治者,在公元前261年统一了整个印度(包括阿富汗和俾卢支这样遥远的地方)。不过阿育王为自己在这次征战中的苦难和流血而震撼。

    出于忏悔,他由信仰传统的婆罗门教转而皈依佛教,并出于佛教的虔诚开始在他的帝国宣扬非暴力的宗旨。阿育王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或许就是派佛教僧侣到印度各地以及其他国家宣传佛法,使人们一起分享佛教的智慧。

    有证据表明,他派遣的传教使曾经远达叙利亚、埃及和希腊。多少带有一点讽刺意味的是,阿育王把佛教传播到整个东方,而在他的家乡印度,佛教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缩成为一个小的宗教。

    8、印度教艺术多有公开的色情性,表明了虔诚的印度教徒的信仰,即性的结合就代表了和他们的神的结合。其他的作品显示出印度教对所有生命形式统一在一起的意识,毗湿奴(印度教主神)就会以一系列化身或人身显现。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佛教艺术强调佛教教义那种精神的、甚至是朴素的性质,表现为安详超然的的神情,诱使人们祈祷和沉思。

    不同的信仰都值得去理解,去尊重!

    9、”旃陀罗·笈多二世的死标志着笈多帝国的衰落,在公元480年至500年前后,和匈奴及其他中亚部落有血缘关系的白匈奴对笈多帝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入侵,导致这一王朝的迅速崩落。大约在同一时间,其他相关的部族由中亚向西迁移,与公元476年劫掠了罗马城,导致罗马帝国的消亡。然而白匈奴从来没有打算在印度建立一个稳固的力量。在接下里的几个世纪中,无数地方的君主国互相争斗,并且抵御外族入侵。形成中央政府和维持持续和平的困难部分要归罪于强大的印度教僧侣阶层。这些人不愿意为了一个完全的世俗政治和解而牺牲与之冲突的宗教利益。当一个统一的印度帝国于15世纪和16世纪开始发展起来时,它的统治者是穆斯林而非印度教徒。

    这段历史值得再去查阅了解一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读书笔记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gm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