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原创分享第1908天(伊川焦点团队分享835天)(2022.9.29星期四)
1.弗洛伊德说,一个人必须学会合理或象征性地表达他的攻击性,否则他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还是的。生活中有人“怼”了他人后会咧嘴一笑说:“玩笑了玩笑了”。这样的“玩笑”可能也是表达攻击的一种方式;还有所谓的“象征性表达”,摆沙盘,画画,通过戏曲歌曲的表达不就是象征性表达吗?
2.中国人的家庭矛盾,多数源于不会好好说话。
都知道家是讲爱的地方,但是,又有多少家庭,用冷漠、打击(有人说的隐蔽些叫“激将法”) 、贬低、否定的方式来沟通?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是不会好好说话。因为这个不会好好说话,对孩子造成了莫大的伤害,父母的语言暴力,产生了类似体罚的后果,孩子的焦虑、压力和抑郁的程度会加深,行为问题也会随之增加,孩子的幸福感会逐渐丧失。几米曾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是的,父母的话语,语气,都会潜移默化地催眠孩子。打击责骂会让孩子失去自信。
3.责难会让夫妻关系疏远
夫妻间的问题,80%源于沟通的问题。“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好言好语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暖流。我自己有时候闯点小祸——倒车刮掉漆,忘记关掉火……都会被接纳,不会遭受责难,心里的暖意会生发出歉意与爱意。
家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是漂泊归来疗愈的地方,不是受伤的战场。家人是世上最爱我们的人,是我们最爱的人,既然深爱,请好好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