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熔模的材料称为模料(蜡料)。为了得到优质的熔模,必须选择合适的蜡料。由于熔模铸造的工序较多,因此对蜡料性能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用于熔模铸造的制模材料应在下述性能方面满足一定的要求。
1. 熔点
适合熔模铸造生产所用的蜡料其熔点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应在60℃~100℃范围内。因为根据蜡料的一般性能,熔点适中时,熔模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同时便于配置蜡料、制备和脱蜡、适用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以及缩短生产周期的要求。
2. 热稳定性
标准试样在加热时,以变形扰度达2mm时的温度为蜡料的软化点即热稳定性。蜡料的软化点一般不宜低于35℃~40℃,否则在夏季将很难保证熔模的强度和精度。根据实际经验,蜡料的软化点应比制模及制壳工作场地的温度高出10℃~15℃为宜。
3. 流动性
蜡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填压型型腔的能力称为流动性。蜡料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这样有利于完整而清晰的复制出压型型腔的表面,从而得到形状准确和表面光洁的熔模;同时也便于蜡料从熔模中熔出。
4. 收缩性
蜡料的收缩性以“圆饼试样”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冷却时的直径变化百分率表示。对蜡料收缩率的要求,一般希望小于1.2%,使熔模上不出现缩凹等缺陷,而且其值稳定。蜡料收缩率小,能使熔模的尺寸更接近于压型型腔的尺寸,并能减少冷却时的扭曲变形,从而保证熔模的精度。
5. 强度和塑性
蜡料的强度通常以标准试样的抗弯和抗拉强度表示。为保证熔模在组合、储存及制壳等过程中,受搬动、震动、冲击的作用下不损坏、不变性或少变形,这就要求蜡料在常温下有足够的力学性能。用于小件的蜡料其抗拉强度最好大于1.4Mpa,而大件模料则应不小于2.5Mpa。
6. 焊接性
蜡料的焊接性表示蜡料相互之间的接合性能。将单个的熔模组合成模组时,要求蜡料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较高的焊接强度,这样便于熔模的组合,并避免模组在运输和制壳时自焊接处发生断裂。
7. 涂挂性
蜡料对耐火涂料的润湿亲和性能称为涂挂性。制壳时,要求熔模表面能被耐火涂料很好地润湿,均匀地涂覆一层。蜡料涂挂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型壳内腔形状的完整及表面光洁。
8. 灰分
蜡料熔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型壳焙烧后,蜡料的灰分残留在型壳内,如果不清除干净,就会降低铸件的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因此,蜡料中灰分含量越少越好。一般应小于0.05%(质量分数)。
对蜡料性能的要求,除上述几点外,生产上还要求蜡料的密度要小、导热性好、表面硬度高、配制容易、回收方便、复用性好、无公害、资源丰富及价格低廉等。
魔君撒旦 -BYL
2018-11-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