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这些事,突然才发觉我所读的大学就像一个巨大的化粪池,在里边的每个人或物要么是屎要么是蛆。虽然这样的比喻很恶心,但我觉得合适很到位。
今天在北京大学游转了一圈,像是在大观园里走了一遭。
我不愿意在粪堆里这样活我不愿意在粪堆里这样活
北大当之无愧的是全国第一的大学院校。用先前的一句网络流行语概括一点儿也不为过,低调奢华有内涵,她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外表普普通通,内涵却极为深刻,走在北大校园里,完全感觉不到有什么盛气凌人的感觉。关于此,我不再赘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反观我就读的学校,突然感觉恶心至极,开篇那个比喻,再合适不过。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我就读的学校都像是个垃圾。校舍面积狭小、生均面积较小,为了应对本科教学评估,竟然要在拥挤的土地上在夹缝中起小高层;师生比低的可怜,同样是为了应对教学评估,临时聘了一大堆行政岗临时工……
在北大接待我们的研二学姐讲:在北大社会科学部的专业在过完大一之后可以随便无条件的转,有些人还可以在大一就去修自己感兴趣专业的课,到时候直接就可以转换为自己的专业学分。而在我就读的学校,不花钱送礼根本转不了专业,甚至是钱花的少了,礼送的少了,也转不成专业。
我所就读的学校,在管理上也有诸多弊病,虽然这是中国社会的通病,但我还是气愤。真的就是地方越小,权力越大,让人恶心。垃圾自有垃圾之处。我现在极其想离开这所学校。真的像一个巨大的化粪池。
年少时太过于慵散,少年不知愁滋味,每天想的诗和远方,没有过真正的努力。到了今天,彻底的后悔。
走在北大校园里,心里是羡慕与悔恨。那种文化的氛围、文化的精神、文化的传承……是我等无法企及的。虽然我生于高考最难的大省之一,但至少应该努力,至少不成功便成仁。走在国图,体会到什么才是图书馆,真正的图书馆。感觉在这里工作是最幸福的,而且我就是学图书馆学的,有着图书馆情怀。向接待我们的馆员打听才得知:国图一年招人40左右,报名者有数万名,而且北京户口的人要占掉50%的名额,招录的人要么是北京户口,要么在北京读的大学,要么是二者兼具,而且一般全都是研究生学历。听完感觉五雷轰顶,虽然没有在北京大学那么难过,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见闻真的是直抵灵魂深处。但我也深知自己的缺点。所以我很喜欢李宁现在的广告词“make a change”。看过了人生这么多的酸甜苦辣,也经历天壤之别的落差,希望我可以改变,我相信我能改变,可以像我一直崇敬的那些人:李白、王勃、纳兰性德、钱钟书等人那样。古人太远,斯人已逝,但钱钟书、冯友兰先生等人的勤勉与治学令我着实钦佩,李柘远的成功也让我艳羡不已。当然只停留在羡慕的层面上是远远不足的,这样的惰性也是一直以来阻碍的绊脚石,我只能越过去。
说太多像这样的鸡汤一点也没有用。
反正我现在讨厌极了我现在就读的学校。
…………分割线…………
上一段文字是十月末写的,而这一次打开已是十二月九日,从北京回来也有一个多月了。那种愤慨,逐渐消散,这很可怕。
这个地方就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化粪池,很多人过于的肮脏。有个可笑可悲的人前边一直说别人找关系害他,说别人心肠歹毒。可是他又在说把别人想成找关系,把别人想成心肠歹毒,这是阴谋论使然。很搞不懂他的逻辑,这不恰恰说明自己就是一个阴谋论者吗。自己做了坏事,被人举报,他却反过来往别人身上泼脏水,而且一直耿耿于怀。
小时候就爱听齐秦的《外面的世界》。对外面充满期待。
理想与现实总是差距惊人。而我真的不想就这样在这样的粪堆里这样苟活,与他们混为一潭。人生应当是美好的,我必须时时警醒自己,必须让自己变得优秀,离开这里。我可以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