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街上的河北村和西村,没有山岚。作为农家,做饭必须要有的就是烧柴。
生产队一年当中分给社员的烧柴:一个是麦收时节的麦秸;再就是秋收刨回来的苞米杆了。
这些东西烧火做饭用不多长时间,所以秋后大家都盯上机场(军用机场)周边的草场。一个冬天和明年春、夏的烧草,就靠去机场偷偷割回家。
飞机场跑道两旁的草,不如停放飞机的机窝周边的草:多而茂盛。
![](https://img.haomeiwen.com/i8765545/8656758257ce9cab.jpg)
但是机窝那里有岗哨,当兵的看管很严,白天根本进不去。
星期天,学生会结伴同行。带上干粮,推着独轮车,早早出发。
一般只能到生活区附近,要走上十几里的路程。虽说远了点,但是那里没有岗哨,相对来说还算安全点。
先找好隐蔽的地方,把车子放好。然后在生活区周边开割,要不断的站起来观察四周,看有没有被人发现。
日头偏西,把草装车往回赶,天黑才能到家。
晚上,都是随着大人们进机窝周边,那里的草齐腰深,有的地方有人那么高。
虽然路途比去生活区近,但是道路不好走。
车都放在庄稼地里,人要过好几道沟。
大家提着镰刀,拿绳子的,背草包的,小心翼翼摸到目的地。
两个人互相合作是最好的,一个割的,一个往外运输。
有两口子的,有兄弟姊妹的,也有娘俩的,各式各样的组合都有。
机场有探照灯,灯光过来时,都自觉的趴下不动,等灯光扫过去再继续。
除了割草的唰唰声,人们一点声音不敢出。
再小心也有被发现的时候,那可就倒霉了,不管割多割少都得走人。
说是走,其实都没走。要不就换个地方继续,要不就等到岗哨换岗。
不管怎样,天亮前必须返回,折腾了一宿,到家后那叫一个累。
第一个感觉就是饿,家长抓把花生给孩子吃,还怕被兄弟姊妹发现。
为了割草的安全性,有的大姑娘去岗哨找当兵的谈对象。
这个现象被部队领导发现了,就组织翻查,结果找到好几张姑娘的照片。
这些照片送交到公社,召开三级干部会议的时候,对这个事情进行了重点批评。
还把照片让各个大队干部认领,结果发现:大多是西村的姑娘。
也有最后成为了夫妻,那就随着转业的男人一起离开家乡,去到新的地方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