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565819/c5186e241f271453.jpg)
近日,今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话引发热议。在被澎湃新闻问到“你还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吗”时,他说:“我觉得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我是普通家庭长大的,但是衣食无忧,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而且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可能是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让我在学习的时候可能相对来说能走一些捷径。近几年的高考状元,也很难再看到农村里面供养出来的,很多都是家境又好,自己又厉害的人。但我还是觉得,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你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
人们不禁感叹,考试不仅是才智的比拼,也可能是家庭条件的比拼,家庭的社经地位、文化资本对孩子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又引出了阶层流动这个话题,时逢高考40周年,这个话题更是引起了广泛讨论。人们普遍认为,社会越稳定,社会阶层就越是难以流动,而这反过来又巩固了社会的稳定。在山中君看来,我们既然受惠于社会稳定,就要容忍有限的阶层流动,关键是这种流动要公平有序。就目前来说,高考是确保阶层流动最不坏的制度。
决定一个人阶层的,除了个人努力,还有家庭背景。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经济收入、文化素养、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这些形成了家庭教育,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会传递给孩子,进而塑造一个人。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很显然,大企业家、教师、农民三者孩子的家庭背景迥然不同。有人甚至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尽管人们不愿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对一个孩子来说,基因决定着他的先天禀赋,而家庭背景几乎决定着他的后天养成。家庭背景好的孩子,无疑会拥有更优越的条件,站在更好的起点和更高的平台,理应走得更远,做出更大的贡献。事实上,他们也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家庭背景不好的孩子就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求发展,如果父母的经济收入不佳,他们良好的天赋极有可能被埋没,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例如,一个人本有成为科学家的天赋,却终其一生做苦力。这何其令人痛心!由此可见,对社会来说,让每个人各尽其材有多重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就指出,“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们希望看到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尽管如此,孩子的成才与家庭背景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君不见,有很多底层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社会的中层,甚至上层。山中君常想,这些成功者是否更值得敬佩和学习?他们与那些条件更好的人是否具有可比性?
在家庭背景中,人们往往过分看重经济收入。殊不知,经济收入只是家庭背景的一方面,而不是全部。经济收入固然重要,但父母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往往还更重要。可以说,良好的经济收入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发挥就取决于父母的见识。因为它既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成长,也可以破坏一个人的成长。总之一句话,好就更好,差就更差。
现实中父母经济收入不菲而孩子一事无成甚至祸国殃民的大有人在。在这方面,所谓的土豪就要特别注意。要知道,良好的经济收入不等于良好的家庭背景,更不等于良好的家教,这在纪录片《镜子》中有真实的呈现——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一个缩影。也许对孩子来说,最大的挑战是面对文化素养、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差劲的父母,如何挣脱他们的不良影响。
山中君认为,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关键是超越和提升。换言之,对每个人来说,重要的不是过分与别人比,而是如何在有限的背景下做更出色的自己,将自己发展得更好。周小平说:“唯梦想与时代不可辜负。”对有的人来说,也许“梦想与时代”太过遥远,但起码自己的天赋不可辜负。
注:文中配图源自互联网,谨此致谢。
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