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谁还会去鱼传尺素和鸿雁传书呢?
有此一问,是因为前些天带女儿经过一个路口,猛然看见路边的邮筒被重新漆过了,绿油油的焕然一新。
女儿知道这是邮筒,却不知道过去的人是怎么寄信的,她让我给她讲讲。
这个话题,说来真的意味深长。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电脑才流行X86,绿邮筒还没有淘汰,每逢圣诞节我们这些学生仔便竞相去书店或是批发市场,买了贺卡回来,认真的地写上对来年的祝福,把贺卡放进信封,小心地写上朋友的地址和姓名,封了封口,贴上邮票,路过绿邮筒的时候,把它塞进去,到了取信的时间,会有邮递员来打开绿邮筒,将里面所有的信件取回邮局,整理之后再寄给收件人,这期间大概也是邮局最忙碌的时候了。
在书信的岁月里,日子总是慢的,慢是因为匮乏,一封家书足以抵的上万金,如今有了微信,即使相隔重洋,却也是“海外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快捷。
改变生活的不止是微信,还有高铁、摩拜和支付宝......女儿接受这些新生事物的能力要比她爷爷快得多了。
父亲只有小学文化,商场里刚流行电梯那会儿,父亲是乘电梯都不知道先迈哪只脚的人。父亲之前经常说,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赶什么时髦呢?可是现在,在孙女儿坚持不懈的游说下,淘宝、支付宝、抖音、微信......样样他都玩的转了,同时他也改了口,说三天不学习,就要赶不上孙女儿了。
活到老学到老,父亲那辈人是经历过1949的,从1840到1949,那一百年是血与火的年代,是西方体系横冲世界直撞历史的年代。
长袍马褂可以变西装革履,比基尼的泳衣可以替代中世纪的束腰长裙,从东方的纸笔书信到西方的电话电报,再到现代的手机微信,流行的总是在变,经典的永远却恒久流长,没有改变的是中国人用的筷子和西方人用的刀叉。
中医也算是经典了吧,和神话一起诞生,如今却被病诟的体无完肤,只要在朋友圈里一提及,立刻就能收到“炸群”的效果,废存的观点泾渭分明势不两立。
我是一个中医药爱好者,我并不反对西方现代医学,但更支持中医。说个真事儿,四个月前,我发现右耳上方的脑袋上长了一个疣,俗称瘊子,西医认为这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果去医院就一定会用剥脱剂或细胞毒药物,还有冷冻、激光、电灼等方法来治疗。我只是去药房开了一盒牛黄解毒丸,取出一丸捣碎后用醋浸了,涂于患处,一丸可以管好几天。只是这疣长的位置不好,经常忘了敷治,隔三差五的涂抹了数月,瘊子终于由初时的黄豆般大渐渐地变小变光滑,最后直至消失不见了。我让父亲见证了这事,父亲告诉我,他小时候得过伤寒,都快不行了,是省中医院的医生们硬用汤药把他救回来的。
中医有中医的长处,西医有西医的优势,西医的听诊器、X光机、B超、CT......各种检测仪器确实有利于病情诊断,而中医几经兴废起落,能流传到今天,也不乏大量成功的医案记录。
我还记得屠呦呦教授在颁奖典礼上的演讲《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给世界的礼物》,敦敦教诲犹言在耳啊。
我们是生活在书信和微信之间的一代人,既继承了传统也开拓着未来。上一个百年,我们不自信到“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一个百年,我们站了起来,富了起来,强了起来。
传统与潮流,继承与创新,这是永恒的话题。今天的进步和幸福,离不开昨天的基奠和选择,明天的梦想和追求,需要今天的奋斗和传承。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没有先人就没有我们,先人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路来,他们走完了他们的路,那么我们呢?
今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自己不自信呢?今天,我们又准备用什么来支撑和坚持这种自信呢?
科技改变生活,当联系的方式变了,绿邮筒终究是要被微信取代的,而不变的应该是我们的初心。
女儿的一个简单问题,引起我良多的感慨,写在手机的便笺上,发个微信给她,希望这样的回答她能满意。
书信和微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