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一个一向以传统文字为情怀,顺带赚点咖啡钱的我来说,面对忽然出现的自媒体三个字,真是有点手足无措了。
这是一种我完全陌生的文体。简洁,明快,流畅,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只要浏览题目,就能大致能决定你要不要读下去的兴趣了。
本能的排斥,鄙视,不屑。在我的心里,文字是神圣的,真正的好文字,都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地等待着自己的知音,那种充满了叫喊,喧嚣,利欲的文字,都不过是一些由文字符号堆积的信息而已,是不值得去细细推敲的。
2
断断续续,写文字也有些年份了。人生的经历,生活的感悟,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乃至对流水一样往昔岁月的回顾,都曾是我写作的主题。
也曾有过纸质媒体的发表,体会过自己文字变成铅字时的那种惊喜和快乐,或许还能获得薄薄的稿酬,那就是喜上加喜了。
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各种公众号的入侵,纸质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那些曾让我们无限向往的纯文学杂志,每期的作者,也大多是一些影响力较大的老作者。甚至一些市县级的纯文学刊物,也大多面临停刊,或者上人情稿的现象。另外,一些纯文学的论坛,也大多因各种原因而关闭了。
写的作品不能发表,或是无法推介自己,使得许多纯文学写作者,已经悄悄的从这个队伍里隐退了。剩下的一些个人,或苦苦坚持,或将之当作心理的慰藉,而随心所欲的写一些散淡的文字。
3
一个月前,在一个朋友的引领下,来到了简书。
初来乍到,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好奇的在各个地方转了一圈,还满怀自信的,将自己过去的文字发在简书号里。心想,毕竟就时间来说,我也是老作者了,发的文字,一定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的。
谁想,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也没有几个人来关注一下我的文字。
感觉很受挫折,写作的信心也遭到打击。后来慢慢发现,发在简书号里的文字,从写法和内容来说,都与自己过去的文字很不相同。我的那些所谓的性情文字,在这里被称为自嗨文,是没有人去关注的,但那些写社会热点,或是名人逸事,或是育儿经验,写作方法等的文字,却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但那些文字,却真的是我过去所不屑的。在我的心里,文学就是诗歌,散文,小说,或是其他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的东西,怎么可能是这些呢。还有拆书稿,书评,文案等一类的文字,对我来说,完全都是陌生的。
4
看朋友在一个叫牛人堂写作的团队里写得风生水起,我也好奇的加入进去。
在听了几位写作达人的讲座之后,慢慢解了一些自媒体文字的特性,见证一些自媒体写作达人们名利双收的事实。
心里清楚,在历史的车轮下,所有的事物,最终都会发生变化,包括文学,它一定也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如同从最早的《诗经》,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汉代文章,明清小说,乃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现代文学的兴起。
这个过程,谁也阻止不了,但如何去正确的对待,确实是我们每一个写字人要思考的问题。
大的方面,我也想不到,但我知道,一定会有人坚守着纯文学的阵地,在无数个孤独的夜里,与心爱的文字为伴,书写着那个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但我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就想试一试新媒体文字的写法,有些事,不试,怎么知道自己成不成呢。
虽然,还十分迷茫,也只是零星的,从一些写作成功的人那里,看到一些书面的经验,但离自己要写出真正的自媒体文字,还有很大的距离。
5
试着写了两篇复盘文字。其实就是把别人讲过的课,用自己的理解写出来。说实在的,这是一个十分烧脑的事情。首先,你的仔细的去听课,至少的明白,那个人讲了什么,再用自己的理解去写出来。
这个过程,远比我随心所欲的敲一篇随笔文字难得多,但书写之后,或多或少,也会从中得到许多写作方面的宝贵经验。
有时静下心来,也会把一切其他写作之类的事情屏蔽掉,写一些自己钟爱的清纯文字。
慢慢发现,在自媒体文字里,了解的那些素材和写作方法,也会不自觉的用到纯文学写作里,并没有像当初像别人说得那样,写了自媒体文,就不会写纯文学文字了。
这是一个与自己剥离的过程,或许会非常痛苦,但也或许,会有一个崭新的自己产生出来,但无论如何,守住内心的纯良,真诚为文,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