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先是6月1日国家放开三胎政策,希望大家养育三胎提高生育率。后是7月24日国家印发“双减”政策,希望从经济和精力上为父母松绑,为孩子减轻学习负担。
一时间,“三胎”“双减”等字眼霸屏了人们生活的朋友圈。随着秋季学期的开学,“双减”政策的实施更是成为了许多家长茶余饭后的话题讨论的焦点。那么,什么是“双减”政策?
于经常网上冲浪的朋友而言,不难理解“双减”政策其中的含义,但对于家里没有孩子又甚少接触时事的人来说,便是“想破脑袋”也不明所以然。
“双减”出台的本意是想减轻孩子学习压力,解放孩子天性,减少“多拿一分、干掉千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等教育内卷和焦虑。简单来说,双减”政策就是做两大减法: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双减”减的是孩子的学习负担,不是减家长的辅导负担。
“双减”之后,小学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也大幅减少。面对这一变化,学校、家庭以及教培机构都呈现了不同的反响。
秋季学期以来,针对这一次教育的重大改革,各大学校通过建立健全作业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利用开展特色的校内课后服务,让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不得不说,这一政策让许多孩子从内心感到愉悦,“双减”政策的实施,切切实实地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了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家庭好像又回归了母慈子孝的美好时光,孩子们也终于能自主安排时间看看动画片。
然而,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减负,确实减轻了学生学业的负担,但是并不代表可以减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和辅导负担。
中考择半录取,高考竞争严峻,只要不取消中考、高考,竞争一样存在。一二年级只学不“习”,是否相当于纸上谈兵?教育界流传着一句话:“一二年级认真狠抓一个月,比五六年级紧盯一年更有效。”其实很多大孩子的家长也是很有感叹:一二年级没学好、没抓好,都不用等到中高考,三年级这道“分水岭”就能让你不知所措。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因为“双减”不再考试,就名正言顺地不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不去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毕竟,“双减”下的减负,并不是减轻家长对孩子的责任,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双减”减的是校外科目类培训,不是减孩子的知识难度。
近几年来,在各大高校的择优基础上,在各路资本的不断注入加持之下,奥数班、作文班、阅读班、口算班、英语班等各种教培机构所谓是跑出了一条星光灿烂的大道。
我们都明白,孩子最主要的负担其实来自于课外,太多的课外补习班培训班,占据了孩子的课余时间;太多的额外学习额外作业,耗费了孩子的精力。甚至有些孩子都没有周末的概念,忙碌的周末不是在辅导班上课就是在去往辅导班的路上。
其实,一部分家长“补”的是自己的心理安慰。因为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没时间管教孩子,便花钱让孩子上补习班,为孩子找一个暂管机构,为自己找个心理安慰,实际补习成果如何却也未可知,反而过度培训,让很大一部分青少年的阳光心态和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秋季开学以后,听得最多的一句感慨就是:孩子如此开心的笑容,我都已经很久没见过了。“双减”教育推行后,一些涉及学生九大学科相关的培训班几乎都已关停,大多数学生没有了繁忙的课外辅导,也不需要奔波在各种兴趣爱好班,他们终于迎来了自主的童年时光,每每看到这,都觉得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容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家长们内心的焦躁紧张也是无法忽视的。众所周知,如今的中高考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录取分数线已经上涨,考察的范围也处于逐渐扩张的状态,对学生各种综合素质、各方面的学习要求不断提升,不断扩张。关停了学科类的辅导班,尽管设立了课后延时服务,但是孩子们面对这些新知识,仅仅课后的两个小时,老师根本就不能够全面的给孩子们答疑解惑,更无法做到温故知新。这对于已经习惯了1对1家教或是课外辅导的学生们而言,学习变得更加吃力了。
“双减”政策确实让孩子得到了放松,让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成长,但孩子所需的知识难度、知识掌握度不减,许多家长担心孩子真正地放松下来之后,成绩会受到影响,在中考和高考中又该如何保障最基本的竞争力呢?现在的稍有放松可能就会让孩子无源高中,一不留神孩子可能就让“双减”减掉了。
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家长和学生对补习班的依赖度很大,“双减”之后无法适从,家长内心的焦虑无形之中又给了孩子另一种压力。那么,“双减”后,家长该做什么、又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既玩得开心又可以引导和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呢?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把焦虑感降低。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家庭教育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优是差,其实很大程度来自于家庭教育。家长焦虑自然孩子就会跟着焦虑,家长从容那么孩子自然也就能从容。
其次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很多家长都知道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可是好习惯的培养何尝不是从小开始?好习惯何尝不是日积月累?好习惯何尝不是坚持到底?对于孩子的阅读习惯、运动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以及倾听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长的外力推动。
再次多给孩子一点耐性,解放孩子的天性,教会孩子适当的宣泄压力的方式方法。孩子的压力大,除了家长高标准的要求,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那就是孩子有了压力不会宣泄。作为家长,除了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风之外,要允许孩子犯错,要允许孩子做一些学习以外感兴趣的事情,要适当的和孩子一期玩一些宣泄压力的游戏。
“孩子的人生是长跑,潜力很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基础”是第一位的,学校和家长要同向同行,遵循教育规律,让家庭教育发挥作用、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才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积蓄能量。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