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中国古代文学:从<史记>到陶渊明》 | 一把打开中

《中国古代文学:从<史记>到陶渊明》 | 一把打开中

作者: 野草后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10:15 被阅读13次

    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感觉,一直是优美而神秘,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每次被那优美的旋律和悠长的意境吸引,想要进一步亲近,却总感觉不得其法,难以理解,却步不前,无法欣赏其间美妙。

    偶然间得到一本书,叫《中国古代文学:从<史记>到陶渊明》,它揭开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神秘面纱,让我窥到了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门径。

    作者白川静,1910年出生于日本福井县。他一生勤勉谦逊,痴迷于中国文学,研究室总是灯火通明到晚上11点。他曾说过:“学者80岁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他的研究横跨考古学、民俗学、神话和文学。他独创性地提出许多生动的见解,在日本汉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从<史记>到陶渊明》,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史记》到陶渊明,将中国古代文学逐一做了解析。在解析过程中,结合了政治背景,民俗方法,历史事件,解析了作品的来龙去脉、风格特点。这样的解析是非常有意义的,就像我们读春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如果不了解故事发生时的政治、经济背景,你就会觉得书中人物的行为难以理解。 另外这本书定位是大众普及读物,语言浅显易懂。


    1

    作者独特的视角,让人对历史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拿讲述《史记》来说,首先作者提出一个问题,《伯夷列传》为什么要位于列传首篇?

    我们知道,《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两人都不想继承王位,就投奔德行高尚的周文王。但等他们到了以后,文王已经去世了,文王的儿子武王没有安葬父亲,用车载着文王的牌位,率军去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拉着武王的马头谏阻,但武王不为所动,最终灭掉了纣王。伯夷、叔齐反对暴力革命,耻于归顺周王朝统治,就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山中。

    伯夷、叔齐,守礼制,认为王位应当禅让,所以反对武王暴力革命,而不肯归顺。太史公对他们论赞有加。

    古代圣王时代实行禅让制,而司马迁所处的现实是后宫干政,扰乱了大统,面对残酷的现实,他说“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认为传承天下是一件重要且困难的任务。

    现实残酷,天道难以给人依靠。孔子七十名弟子中最贤德好学的颜回,由于贫苦而早逝,而“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的盗跖,天天在屠杀无辜的人,割人肝,吃人肉,凶暴残忍,胡作非为,却能够长寿而终。

    想必司马迁想到了自己因李凌之祸而受腐刑的身世,于是在传记结尾,他对此质问,“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这一问天道是非,是在问失去天道依靠后的人类命运呐。

    纵观《史记》一百三十篇,都是司马迁身为士,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所以腐刑后,他“发愤著书”,以警示后人。而伯夷、叔齐则集中体现了这一关注,所以位于列传首篇。


    2

    《中国古代文学:从<史记>到陶渊明》作者,结合民俗学,将中国文学讲述的头头是道。

    比如诗歌,他说,“民众的感情表达,追求自由的表达方式来咏诵悲欢”,所以民众所具有的社会能量,促使文学向新的更自由的方式发展。

    从《诗》的国风,到汉乐府,再到六朝民歌及近体诗,都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及至《古诗十九首》,长短句相间,格式变化多端,也更趋于白话,简单易懂,如“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做乐,当待何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


    3

    中国文学在两晋时出现了一个转折,从士人文学转向了山水田园。文学的形式与社会背景和个人的经历有很深的联系。三国时期的建安文学后,历史发展到两晋,经历了长久的军阀大混战,民不聊生,随着佛教的普及,新的精神风土应运而生,文学界出现了陶渊明、谢灵运两位大家。陶渊明,出身望族,曾两次出仕,但终归心不在仕途,后来便调任一个低微的地方官--彭泽令,然而一位年轻的都城使者到来,陶渊明却不愿折腰问候,“归去来兮”是他所作的决断。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将名利置之身后,便抛弃了士人的立场。汉魏以来,凭名节、慷慨而维持的士人生存之道,失去了其社会基础。士人们难以在现实之中追求理想,于是便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享受这样的生活,终日饮酒作诗,他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他心中的理想国。

    田园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谢灵运则在山水之间寻求自己的世界。谢灵运好游山林,“挥手告乡曲,三载期旋归”,他渴望到处游览,耽溺于山水之间。

    走近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学,最难的就是创作背景的理解,很多内容散落于浩瀚的古籍之中,本来阅读古籍就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内容零散,更是难上加难。《中国古代文学:从<史记>到陶渊明》,解决的这个问题,它用通俗的语言,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串于历史长河之上,阐明创作者的经历和创作背景,这无疑是个降维攻击,极其有效地普及了中国古代文学,它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大门,感谢这本书,真心希望这样的书多来一些。


    本文作者为朝闻道写作社群成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从<史记>到陶渊明》 | 一把打开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sr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