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名言。
范仲淹在宋仁宗20岁时干了一件在别人看来胆大妄为的事。
原来自宋仁宗即位后,由刘太后垂帘听政,到了宋仁宗20岁,刘太后还没有一点还政的意思。
这一年,范仲淹听说冬至时,刘太后要让宋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
范仲淹上书谏止。这让他的推荐者宰相晏殊惊慌失措。
范仲淹向晏殊解释道::“恩公推荐我,不会让我当一只俯首帖耳的顺毛驴吧?。”
一席话说得晏殊无言以对。
回家后,范仲淹索性再次上书,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朝中大权交给宋仁宗。
刘太后大怒,把范仲淹贬为河中府通判。
三年后,刘太后去世。宋仁宗把范仲淹召回京城,派他做右司谏。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京东和江淮一带久旱不雨,又闹蝗灾,范仲淹奏请宋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宋仁宗不予理会。
范仲淹当面质问宋仁宗道:“如果宫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呢?”
宋仁宗立即派范仲淹前去周济灾民。
宰相吕夷简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的。刘太后一死,他又赶忙说刘太后的坏话。
这种狡诈行径被郭皇后揭穿,他的宰相职务也被罢免。
不久,吕夷简通过内侍阎文应让宋仁宋废掉了郭皇后。并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
范仲淹与孔道辅等人求见宋仁宗,被拒之门外。
范仲淹等人隔门高呼:“皇后冤枉,请陛下开恩!
范仲淹的行为让宋仁宗大为震怒,于是降诏,贬他到江南去做睦州知州。
当时,朝中大臣都畏惧宰相,没有敢去送范仲淹的。
独有集贤校理王质出郊设酒宴为范仲淹饯行。
席上,王质举杯赞道:“范大人此行虽远离京师,但卑职以为至为荣耀!”
送范仲淹回来后,有知情人警告王质说:“有人称你为范党,这事皇帝都知道了。”
王质说:“范君是贤臣,我以能成为范党为荣。”
水如天说:范仲淹是条汉子,而王质的骨头硬得很。
此后,王、范两人结为生死挚友。
后来,王质的女儿嫁给了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
王质死后,范仲淹特地为他作墓志铭。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志同道合是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