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图
神下李氏宗祠位于宁远县冷水镇神下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于1835、1907年、1947年多次重修和维修,这些维修以及重修都是由该村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村委干部一起组织村民集资而修建,从清乾隆一直延续至今。李氏宗祠的后裔一直保持着这种爱护优秀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整座宗祠现保存完好。

李氏宗祠
宗祠为砖木结构,座北朝南,封火马头墙,由表门、戏楼、观戏坪、观戏台、和上厅共同组成,表门建筑为以后加修。


精美木雕
李氏宗祠现存建筑面积1250.4平方米,现建筑保持清代风格并溶合了西洋建筑特色,在南方公祠比较少见,公祠坐南朝北,柱梁式结构,歇山飞檐,公祠内有戏台,戏台木柱上有高浮雕镂空双龙戏珠木雕。

戏台
戏台的木柱及梁上有高镂空的双龙戏珠木雕及各种花、鸟、兽等物的精美木雕,石墩上有石雕。花、鸟、兽等装饰均雕刻精美、保存完整,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八角戏台
公祠由上厅、下厅、门楼及两天井和厢房共同组成,观戏坪宽大敞亮,戏台和厢房的戏楼观摩台分别都由上下两层的木结构组成,上层外边有护栏,下层作廊道,墙壁上有碑刻天井中铺卵石成环形状。


水井
宗祠所在的古建筑群区域内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仅在宗祠的东侧就有恒温泉水井两座,古建筑群内有恒温水井共十多座,汇水池塘几处,建筑包围着水系,水系贯穿着建筑群,颇有三步一井,五步一池之感。因地下水丰富,各水井深度均较浅,各个水井由地下水系相连,一年四季恒温而流动,水质温暖而新鲜。水井四周多有廊道包围,人们围着水井洗衣、打水,欢声笑语络绎不绝,即使是下雨天,人们依然可以在水井边的廊道里围着水井边洗衣服边聊天,一副和合欢乐的景象,颇有世外桃园之安详和快乐之感。整座宗祠设计合理雄伟,在南方现存宗祠中仅存少有。

神龛
神下村李姓人为唐朝宗室忠武王五代孙祖李守真后人,宋时,李守真为规避五代之乱,自河南章水谷平村迁居于此。后繁衍生息,行善布施、立规立德。李氏家族日益庞大,也于此兴修路桥、宗祠、寺奄、路亭牌坊等,每朝每代均有添建和修缮。

宗祠格局有单殿式、两殿式、三殿式,格局大小常受宗族大小、官位高低、财富多寡而定。清朝对于宗祠建制,有较严格的规定,几品官、几开间、几台阶,都有一定的规格限制。神下李氏宗祠的建筑特点、规制,体现了它的发展史和李氏家族的文化发展史。体现了我国在民国时期西建筑艺术的结合特征,为我们研究南方宗祠提供了实物教材。



裱金匾牌
神下李氏宗祠作为李家文化的载体,是宁远李姓先民近千年来生产、生活和习俗的真实记录,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浓缩了舂陵的精神状态和美好追求,对研究舂陵的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公祠上厅保存有清代至民国的裱金匾牌八块。至今保存完好,是宁远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

回廊
时至1986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了这座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李氏宗祠并予以登记。2007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再次登录,市文物专家亲临考察,并上报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3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划定神下李氏宗祠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是:以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是: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60米处。冷水镇人民政府同时发布通告:在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不得建设体量、高度超越古建筑的新建筑或构筑物;不得建设与文物不相协调、影响文化环境风貌的项目。严格近年基本项目建设审批,规范报建手续等等。

石基
李氏宗祠一直由神下村委会管理,由全体村民共同保护和利用,村委会管理宗祠周边环境的整治和宗祠维修方面的工作,宗祠也是神下村的文化和活动中心。所有保护和维修经费在村集体经费和村民捐款中开支。

红色标语墙
神下李氏宗祠毗邻永连公路,处于神下村一处古建筑群之中,有较高的观赏和整体开发利用价值。从人文上、景观上、感知上都有着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值得我们有效保护和合理的永续利用,传之后世。
来源 | 宁远县文物保护中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