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一种叫中国逻辑,所谓中国逻辑当然不是指学术上的一种逻辑推演方法,而是一种根本解释不通的逻辑。但是中国人却非常相信,并且作为指引自己人生生活方式的另一种思考方法,就比如穷养儿子富养女算是一个育儿的方法论 但是所有的方法论一定指向了某一种目标和目的,那为啥要穷养儿富养女穷养儿是希望这个孩子男孩从小养成艰苦朴素,勤恳认真,不要拜金,一辈子都艰苦奋斗这么一个精神和状态,那么富养女的很简单了,就是希望这个小姑娘从小是吃过见过的,不要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要以后被哪个小兔崽子随便给点小恩小惠就给骗到手了,是不是我们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算完成任务了,你知道目的地在哪,那么是不是坐飞机坐火车坐坦克去其实没那么重要的,那为什么一定只有用穷养儿富养女这个方式才能够把孩子教育好呢?我举个例子啊,假设你家条件好,别人家6岁的小朋友每个月只给200块钱的零花钱,你家每个月给2万,但是如果你能教育好他把这2万块钱物尽其用都花在该花的地方,甚至你还教她一些理财的方法,如果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每个月。把2万块钱变成2万3, 2万4,那这个零花钱是不是给的也挺值得,这个教育是不是也算是成功的呢?把一个方法论作为指引生活的绝对真理,这就是中国人的格言逻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留下了很多。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和格言警句,我记得胡适曾经说过,小朋友在开始学习中文的起初,多背一些成语是有好处的。一方面中国的成语非常优美,朗朗上口,合辙押韵。再就是呢,很多中国的成语谚语当中,背后还有些故事典故,从中也能学到很多中国的文化,什么围魏救赵啊,买椟还珠啊,学成语的时候还能了解历史,但问题就是如果你是个成年人,还天天特别沉迷于使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的话,他会控制住你的思维,因为成语就是字词的一个组合,但是如果你只会这一种组合方法的话,你的思维会变得越来越狭窄了,更可怕的就是呢,咱们老说中华文化当中有精华有糟粕,这个糟粕就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的这些格言当中,有很多非常黑暗,非常腹黑,非常阴险的那一面,就比如说什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毒妇人心无毒不丈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等等这些东西里面你听不到任何的原则,没有任何的道德底线,甚至感受不到任何人性的光辉和温暖,而为什么这样的东西能够流传上千年呢?这也不怪中国老百姓,他只能说明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就从来没有实质的改善过,一直都是一种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你对待陌生人不敢表现出善意,因为那太危险了,你只能用最大的恶意去揣度别人。就是俗话中所说的那句,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吗?但是,什么是中国逻辑当中的格言逻辑呢?其实它本质上是对于传统对于权威的一种盲目的崇拜。不质疑,不思考,不联系,刚才说的还是古代的那些名人名言和格言警句,而到了近现代就表现的更加极致,比如说有一个特殊的时期,大家就举着红宝书,把某个领袖的某句话的语录。直接当成法律来用,伟大领袖教育你,读书越多越反动,所以要打倒知识分子,像不像某种宗教当中,因为安拉说你应该被炸死,所以我们要炸死你,其实这就是中国逻辑当中的格言逻辑。不属于任何的逻辑学的范畴,它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不愿意去思考,只是把前人所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盲目的套用到现代的生活当中很方便很偷懒,你能背诵出一堆的格言警句,就显得你很有文化。但是如果生活在今天,不愿意去深入思考,不愿意去质疑和反思的话,把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当作指引自己人生的唯一方法,你的人生真的会岌岌可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