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个人,总体来说,我只能说他非常的强大,并且有一些谋略,因为在当时的时候,他的人并没有袁绍的那么多,但是他会听从谋臣的一些建议。在当时的时候,他会去“借脑”他作为一个主脑。他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并且他会采纳谋臣的建议,他仗着自己对袁绍的一些了解,隐身身靠着3到4万人,战胜了袁绍超过12万的兵力。
先从他的爱才开始讲起吧,他最早的时候推荐的魏种这个人,当时有很多的人叛变,但那个时候魏种还没有,他就直言,只有魏总不会离开他,会一直效忠于他。但是在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尴尬了,几乎就在刚说完没多久,就听到传闻说魏种也反了。他当时可能就有点生气吧,至少不可能平淡的去面对。因为至少也是刚说完这句话,至少也会有点尴尬,再把那边攻打下来了之后,直接就活捉了魏种,按照他当时的一些生气程度的话,正常人可能都会为了自己的颜面把他给杀了,但是曹操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当时魏种是一位将才,并且当时有非常多的人去谋反,魏种可能是因为跟风,又或者看到了当时的很多人都这么做了,感觉可能并不会有什么关系,可能会得到更大的权利。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失败了,曹操当时并没有直接把他给杀了,而是把它身上绑着的绳子解开,并且继续任用他,给了他一些比较大的权利。我感觉当时不杀他有这几个原因,首先这个人比较忠孝,并且当时他也算得上是个将才,毕竟一将难求,还有他当时占的并不是主要责任。从这点可以看得出曹操看事情比较全面,有自己的一些领导力,以及一些魄力。
当然,前面讲的只是他对于人才的一些优待,最重要的并不在这方面,因为在人才和兵力方面的巨大差距,曹操本来如果想赢,可能还是非常的难的。
并且在当时的有一段时间,曹操那方已经完全没有什么粮食,当时几乎只剩下一两天的食物,而且在同时,袁绍的粮食几乎就是吃不完,就算啥事也不干,跟曹操一直耗着,拖上了一年,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反观曹操这边,几乎就是马上就要绝粮了。但是在这危机的时刻。袁绍那方有一个人,由于特别贪财,可能是袁绍满足不了他,给不了他那么多的珍宝,那么多的钱财,所以他叫我来投靠曹操。当时迎接他的时候,他直接就问曹操还有多少天的军粮,在他一次次的问话之后,曹操终于说出了他真实的粮食储备,已经所剩无几了。许攸说出了袁绍的存粮基地,乌巢,并且那个地方并没有什么重兵把守。曹操最后还是听了许攸的计谋,首先当时是因为许攸知道自己的一些事情,对自己非常的了解,而且曹操知道袁绍的一些行为习惯,因为他们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比较好的朋友。而且当时他也是实在没有什么办法了,因为他如果不听这个计谋的话,付出3天那时间他肯定会全军绝粮。所以他只好在这应该理性的时刻,有了一丝丝的非理性,亲自带了几千名将士去偷袭。
这一阵就几乎奠定了曹操胜利的基础。在这几点上,我准备说曹操非常的聪明,他知道什么时候听从手下的意见,并且他这个主脑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该听的时候就听,有些不好的计谋就不去采纳。总之就是有自己的主见,反观袁绍,虽然说他也可能是有雄才大略的人,但是他也有着自己的骄傲。他可能想着自己出生四世三公。家世显赫,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他会成功,都认为它会称霸天下,所以在当时并没有和曹操采取消耗战,如果当时多留守一点兵的话,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