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从无心之举投简历到歪打正着进网新用时二个月;
从地籍实施多演练到省厅项目新进展历时一年;
从初入销售一片茫然到渐入佳境开疆拓土整整七年;
这就是我在网新的八年时光。
人生总会有几个不同的阶段,
童年无忧无虑的六年,
小学懵懂快乐的五年,
初中情窦初开的四年,
高中内心冲突的三年,
部队锤炼叛逆的五年,
网新学习转变的八年。
细数这六个人生阶段,这份步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竟历时最长且经历最多,并让我甚是感激和怀念。
说到怀念,是因为那一次女儿对我视为陌生人的场景让我痛下决心离开杭州回武汉,离开了美丽的杭州和给我机会助我成长的网新(后更名为臻善)。
每一段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遇到的人都是缘分使然,正是那一个个或好或差,或善或恶,或亲或疏的人成就了你那多姿多彩的生活和起伏跌宕的经历,成就了今天的你。珍惜当下的生活,善待身边的人,享受你的经历吧,你的一切都独一无二,你就是你,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尽情释放,璀璨星空。

2
2014年的春节前夕,我从杭州回到武汉,与妻子和女儿一起过春节。一家人其乐融融,异常开心。一岁半的女儿也慢慢熟悉了我,和我开始亲近起来。春节假期后,我又返回杭州开始工作,一直到五一小长假才回武汉。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天的场景。下火车后满心欢喜的赶到家里,在门口看到刚会走路的女儿在那玩耍,我开心的过去准备抱她,结果她如同见到陌生人一样,害怕的跑开了,跑到外婆身边大哭起来,外婆笑着说:这是你爸爸,你哭什么。但是不到两岁的女儿依然哭个不停。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很痛心。女儿不认识我,那对我而言,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我在这个家庭缺失的时间太久了,以至于孩子都对我感到陌生。
而且,孩子越小的时候越缺少陪伴,就会大了后安全感有缺失感。看到女儿那胆怯不安的眼神,我可以感觉到她内心的那份不安。
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回到武汉,回到家人身边,给妻子和女儿更多的陪伴。
回到杭州后,我在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彪哥想离开杭州回武汉陪伴家人的想法。彪哥对我忽然提出这个想法感到很吃惊,并告诉我先不要和董事长提这个事情,他来想办法协调解决。
后来,彪哥给我提了很多建议。涨工资,每周回武汉报销来回路费等,只想让我可以继续留在公司。虽然彪哥的各种提议是想挽留我且诚意满满,但是那刻我真的对于钱的需求完全抵不过女儿不认识我的那种痛心感觉后让我迫切回到武汉的心情。
当时,我并没有找好下家公司,也不知道回到武汉后我可以干什么,那一刻是冲动也好,是迫切也罢,当时就想把自己逼迫到无路可选的境地,只有那样才可以真的义无反顾的离开,我可能也是怕我会犹豫不决吧。
彪哥见我去意已决,就帮我分析回武汉后可以做什么,开个小店或者做其他行业的销售都可以,但是他当时并未建议我继续做同行业的公司,可能是觉得不管在哪个地方,我们这个行业的销售工作总是要出差吧,那也就违背了我多陪孩子的初衷吧。
后来,彪哥让我见一下董事长李老师,汇报下情况和我的真实想法。

3
李总在我心中永远是波澜不惊,处事坦然的儒商智者的感觉。那天,我去到李总办公室,他已从彪哥那边知道了我的情况,李总坐在沙发上,和我并排坐着。
在我印象中,去他办公室谈关系到自己职场变化和个人思想的问题的时候,他从不是坐在办公桌前和你隔开距离,而是并排坐在一起,拉进距离,敞开心扉。
李总表示我们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家人,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理解我的念头和想法,不过看在我在公司干了多年,且现在处于最好的上升期,他也不舍得我就这样离开公司,他有个提议,想让我考虑下。
李总说:“鉴于以前你想找机会回武汉,公司也有在湖北筹建分公司的想法,但一直未找到合适机会,现在你提出想回武汉,我准备现在马上启动武汉分公司的筹建计划,由你来筹备此事,并全权负责。你先不要拒绝,回去好好考虑下后再给我答复”。
李总的话让我陷入了犹豫不决,如果在他提出建议的时候允许我拒绝,我也许当时就拒绝了,但是他并没有给我这样的机会。我回去后想了很多,想着既然有回武汉的机会,而且不用脱离现在的体系,对于我这样一个不愿轻易换环境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我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去选择贴近自己内心渴望的情景,为了让自己内心说服自己,只去想有利的因素而忽略不利的因素。这样的结果往往会成为最后陷入困境的诱因,所以说有句话也成为了我们在面临选择时候应该保持好心态的座右铭:往最好处争取,往最坏处打算。

4
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其实内心有一个最贴近自己内心的想法,只是有时候自己会不愿意逃离舒适区或者不愿意尝试新的环境或者新的人际关系。
有时候,我们会想通过抛硬币来决定选择。但是在你抛起硬币的那一刻,其实你已经知道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因为你不想看到的那一面的反面就是你想要的答案。
在李老师说出他的想法和建议并不让我当场拒绝后,我回去思考的时候,竟然有些犹豫了。我竟然想象过我到武汉筹备分公司的种种场景。不过我在自己犹豫的时候,找同在杭州且同在IT圈的同村老乡薄磊给我分析下这件事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希望让旁观者来帮我这个当局者看清眼前的一切。
薄磊知道我过去的经历,所以在帮我分析的时候,也可以对人和事都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在我说明了彪哥和李总的态度和建议后,薄磊分析:
1.李总和彪哥这样挽留,起码在做人和做事上得到了直接领导和公司最高领导的认可,这一点是对我这八年的一个肯定,对此我应该继续保持这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及方法。
2.李总提出的建议,在面上看是给予了特别大的诚意和挽留的决心,但是也有一个隐患在里面。如果我做好了皆大欢喜,我可以多陪孩子,公司也开拓了新市场,是双赢的局面。但是我们做事,更多的是要把一切不利因素想到前面,这些才是真的阻碍你发展并有可能发生的大概率事件。
3.筹划分公司,是一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之前一直没有启动这个事情就是因为时机不对。现在因为你强行启动,就会存在各种隐患,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你一个人只身跑到陌生的区域,组建分公司并开拓市场,成功的几率不大,虽然暂时解决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是如果一两年内没有成功,我再提出离职或者其他要求,就落入了被动的境地,而且这样的结果出现的几率非常高。
既然早晚都要离开,就选择在最好的时候离开。
薄磊的一番话,打破了我的各种幻想,幻想分公司顺利组建,我又可以多陪家人。但是现实生活往往没有想的美好,也不会随着我们的意志转移。
正所谓不破不立,我决定找李总表明我走的决心,并对公司这八年给予我的一切表示感恩。我先和彪哥说明了我的决心后找到了李总说明了我的想法。李总见我决心已定,对我表示祝福的同时,也希望我不急于马上走,一是有些工作需要交接,二是我可以在交接的这段时间找好下家公司,不至于让自己过于被动。三就是对我表示,公司的大门永远为我敞开,随时欢迎我回来。

5
虽不愿说再见,但还是到了再见到时候。
李总和彪哥从公司和部门层面为我安排了欢送会。部门同事和老俞头也以自己的方式帮我组织了欢送,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情谊和依依不舍的氛围。
那段日子,没有悲伤,只有开心。其实离别对于没有离开的人的情绪影响并不大,影响最大的是离开的那个人和与离开人关系紧密或息息相关的那几个人。
最后一次聚会结束后,我和彪哥道别,从今以后相隔两地,我的心中有各种不舍。我和彪哥往两个方向走,想着以后与这个亦师亦友的好师傅好兄长离别,往事历历在目,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我回头,正好看到彪哥也在回头,他冲我笑笑,眼中也充满了不舍。我跑过去用力抱住他,对他说:谢谢你,彪哥。谢谢你,师傅。他也抱紧我,对我说:保重。两个汉子在那一个普通的夜晚,依依惜别,热泪盈眶,彼此祝福。
别了,彪哥!
别了,李总!
别了,曾哥,阿飞,张聪,阿杜,肖峰,郑总,老俞以及我的兄弟姐妹们。
别了,臻善!
别了,薄磊!
别了,杭州!
祝福兄弟姐妹们健康快乐,心想事成!
祝福公司蒸蒸日上,日臻日善!
祝福我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愿达成,万事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