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学校进行了各年级各学科的试卷分析,我参加的是语文这一学科的试卷分析。
当时,我们是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到六年级。
我是属于低段,一年级和我们就主要围绕一定要抓这些小豆豆们的生字呀,听写呀,词语呀,标点呀,审题呀,不停的总结和反思。
到了中段,老师们就围绕学生的篇章默写、课文理解、句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
到了五六年级老师一展示试卷,我这个低段的老师傻眼了,噢,原来,我就像一个拼命的搬砖、盖楼的工人,每天只知道砌好每一块砖,竟然完全不知道,脚下的这座大厦未来将如此宏伟、壮观!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六年级的试卷不是像我们过去那样,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是分开的,现在连基础字词都放到了阅读文当中了。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会写字词,还要会用这些字词,用的恰到好处。
我们学习语文不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吗?
看来,现在的考试真的和我们那会儿不一样了。我们那会儿语文高考也是第一部分是基础,然后是阅读。
看看现在的高考语文卷子,一开始就是阅读题,所有的基础知识的考查都放到了语境当中。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现在的六年级毕业考试卷也是这样的,一上来就是阅读,各种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综合上述分析,作为一名小学努力搬砖的语文老师,我既要努力赶路,也要抬头看路。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从小学低段、中段开始,就要注重学生的阅读。
我一直觉得,阅读是一种个人的体验,只有学生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他们才会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而所谓的强制性的打卡、读书笔记、阅读摘抄、好词好句、思维导图等等形式性的东西,并不能真正地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最多只不过是给老师自己一个安慰罢了。
就如陶行知先生讲过自己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他给一所大学的学生讲课,在课堂上,他带来一直鸡,和一盘米。
他使劲压着这只鸡的头让它啄米,鸡就是不吃,可是,当它松开手以后,鸡却自然而然地自己吃起米来。
只有当学习、当阅读成为学生自己想做的一件事情后,家长和老师所有的问题、所有的挣扎都会迎刃而解。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只爱看漫画,那就先让孩子看点漫画吧,只要这个漫画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就让孩子看看吧,他们不会一直看下去的,看得多了,总有一天,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和文字打交道,他会看其他没有图的文字类的书的。
趁着这个暑假,快和孩子一起阅读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