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间失格》:我们都是怪孩子(1)

《人间失格》:我们都是怪孩子(1)

作者: cmkldsxz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11:08 被阅读0次

有人说,读不懂这本书的人是庆幸的。

因为,对于迟钝而健康,兴高采烈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那些敏感而柔软的人的世界的。

我不知道我该庆幸与否,对于这本书,我是爱恨交集。

既让我庆幸,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和我一样的人,我们同样有着一些难以曝光的阴暗面。原来我还是有共情能力的,我可以理解那些内心敏感而软弱的人的自白。

又让我难过,尽管有着同感,仍然找不到办法做不到撕裂自己,走不出自己的画地为牢,自己的作茧自缚。只会,逃避现实。

在旁人看来自己与常人无异,正常学习生活。而当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鲁迅先生的话评价自己,即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另外,还有人说这本书满满的负能量,作者对内心阴暗的赤裸裸的描写,看罢只会让人抑郁。这种文学作品的意义在哪?

知乎里有个高赞回答: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存在的意义并非充当明灯给人引路,也非从这本来没有意义的人生中,给你生生发掘出什么“经验”“教条”出来。它所做的只是描摹,描摹作者的人生,描摹作者眼中人生的常态,再让你在经历了类似的情景后,回到书中去感受他,就像和一个你过去的老朋友侃侃而谈。你不会嫌一副绘画“没有积极意义”,同理,小说也是如此。

这个回答,也回答了我近期的疑惑。

近期,我总在想自己回忆并记录那些和身边人的过往,去想并写下来,到底有什么意义?化于文字的那些回忆,幸福与痛苦交织,只有我一个人闲得发慌才去体会。而文字里和文字外的他们并不知情,我的回忆和记录又有何意义?

其实没有什么意义,我在描摹我的人生罢了。文字里和文字外的他们,知不知道我的孤独哀伤和兵荒马乱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是我的人生。

《人间失格》,这是一本我不愿意看第二遍的书。

一如不会看第二遍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且谈谈书里的一些细节,和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家人就餐一声不吭,叶藏深觉不寒而栗

1.

关于叶藏一家人吃饭,作者是如此描述的:

用餐的房间有些昏暗,午餐时一家十几个人全都一声不响地嚼着饭粒,那情景总是让我不寒而栗。再加上我家是一个古板的旧式乡下家族,所以,每顿端上饭桌的菜肴几乎一成不变,别奢望会出现什么稀奇的山珍,抑或奢华的海味,以致我对用餐的时刻充满了恐惧。我坐在那幽暗房间的末席上,因寒冷而浑身颤抖。

我把饭菜一点一点地勉强塞进嘴巴,不住地忖度着:“人为什么要一日三餐呢?大家都板着面孔吃饭,就俨然成了一种仪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规定的时间内聚集到阴暗的屋子里,井然有序地摆好饭菜,即便没有食欲,也得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嚼着饭粒,这或许是为了向蛰居于家中的神灵们进行祈祷的一种仪式吧。”

你完全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场景——在一个光线昏暗的房间里,家人之间零互动,一声不吭地,像个机器一样完成吃饭动作。伸筷,夹菜,咀嚼,低头,嚼米粒。伸筷,夹菜,咀嚼,低头,嚼米粒。伸筷……

——俨然惊悚片既视感。

我看到,作者笔下的叶藏“不寒而栗”“恐惧”“浑身颤抖”“一点一点地勉强塞进嘴巴”。

长期处于这种近乎冷冰冰的就餐氛围下,会给一个小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2.

我想到了我自己。

我是个怪孩子,是个不爱说话的,就算稍微说两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我偏要憋在心里烂在肚子里一辈子的怪孩子。

我们家吃饭贼奇怪了,一切取决于爸妈的关系。关系稍微好时,这个好的度仅限于能正常沟通几句。这个时期,我们一群小孩子坐在饭桌上还可以听爸妈瞎扯,村里的哪个大叔又做生意赚了多少钱。最高兴的是家里有客人来了,或者是家里哪个小孩子生日了,再或者是爸妈买彩票中奖了哪怕只是中了90块钱,爸妈会像冰释前嫌一样有说有笑。我们这群小孩子也会安安分分地坐在饭桌前,虽然插不上话,也会吃得津津有味。

而我印象中,爸妈更多的时候是冷战,几乎是冷战。

冷战期间,一家人围着饭桌,低着头默默扒饭,一声不吭。这个时候我就会端着饭到客厅看电视,等他们吃完了我再回去洗碗筷。那个时候,是真觉得边吃饭边看电视是件享受的事情。或者是妈妈端着饭到客厅看电视,要一家人齐全地吃顿饭的场景,要么家里有“喜事”,要么那天是大年初一。

再大了一点的时候,终于意识到这种就餐氛围的尴尬,要么选择端饭碗走到自己房间,要么找找话题,当然爸妈不会在饭桌上讨论什么成绩啊在学校的表现啊。除非你自己摊牌,数落几句,也就终结话题。

我不擅长表达,简单粗暴地说,我不爱说话,我不会说话。

其中一小部分的原因是家里人平时就不爱说话。大人白天工作,小孩白天上学,难得聚在起的只有晚饭,然而也只是默默地完成吃饭动作。

3.

而叶藏后来形成讨好型人格,他装疯卖傻想尽一切办法逗笑家人和老师,他为了迎合父亲选择了父亲想要送他的礼物而不是自己想要的礼物,他敏感懦弱,耗尽所有生活费和情妇跳海自杀,眼见妻子常子被玷污不是解救妻子第一反应而是逃——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自小所处的家庭氛围所影响。

此处作者描述叶藏自小的就餐氛围,让我倍感心疼和难过。

让我意识到,叶藏后来的厌世自甘堕落,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心如死灰不上进,更是因为原生家庭的罪恶。

生他的父母,待他的家人,自家人对自家人都没有爱,对叶藏也没有爱,叶藏的心里会存留多少温暖和爱?

网上有句话特别戳人: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尽管叶藏的童年是不幸的,也不能成为他最后自我堕落的根因。

当然,以上提到的就餐氛围,也只是家庭影响叶藏的一个因素,周围环境是复杂的,人更是复杂的。

4.

在我看来,不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吃饭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多时候图的应该是就餐时的舒服。

现代人有诸多难处是事实,多余的饭局成为生活的必要也是事实。

而如今的现代人,更多的是被迫式就餐。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邀请傅园慧那一期,是真实的亲戚朋友聚会场景——傅园慧连坐自己旁边的亲戚都不认识,亲戚朋友们到齐后也是默默低头吃饭,家人之间都没有几句寒暄。

这样的宴席,就算是山珍海味,坐如针扎恨不得早早结束。

我认为,私下的饭局,不论是热热闹闹一家人,还是两三朋友,或者是一个人,只要就餐氛围让你感到舒服自在,才可以说是达到吃饭的效果。

而吃饭的过程中,有尴尬甚至是恐惧的心理,这场饭局无疑是大打折扣的,消耗的不仅仅是食物,更多是彼此的心情。

我还是无法想象,叶藏长期处于惊恐的状态下,是如何演完这一场场吃饭的戏。

相关文章

  • 《人间失格》:我们都是怪孩子(1)

    有人说,读不懂这本书的人是庆幸的。 因为,对于迟钝而健康,兴高采烈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那...

  • 人间失格1

    读了50页,主角是个怪小孩。沉郁着与世界冲突,用虚假的方式顺应现实。不知为何总觉得有自己的影子。比如违背内心的迎合...

  • 人间失格1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 人间失格

  • 人间失格1

    这世上每个人的说话方式都如此拐弯抹角、闪烁其词,如此不负责任、如此微妙复杂。他们总是徒劳无功地严加防范,无时无刻...

  • 2019-04-13

    我们都是十分之一或者0.1的叶藏,只是不知道是人间失格还是失格的人

  • 笔记

    人间失格 1“人间”这个名词,在日语是与“人”同义,不具“社会”等含义,所以“人间失格”的意思就是“丧失做人资格的...

  • 《人间失格》——我们都是伪装者

    前几天刚看完这本书,全书主要是作者太宰治自述自己从儿时到青年时期的一些经历,字里行间是作者毫无顾忌的自我揭示。 其...

  • 2017-08-18

    人间失格啊 人间

  • 只是一切都将逝去

    只是一切都将逝去 ——读《人间失格》有感 《人间失格》,是...

  • 人间失格之人间失格

    “我靠着滑稽这跟细线,维系着人类的联系。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可心里头,却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钧一发的高难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失格》:我们都是怪孩子(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zg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