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 二十八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山高必有怪, 岭峻必生精。悟空出去找食物,惊动了一个妖怪。在这一回里。玄奘一天之内三次行使了,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并且还将悟空逐出师门。这就是著名的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现如今有许多的老板都信奉这样一句话“不施霹雳手段,难行菩萨心肠”领导不狠,地位不稳。玄奘这次发威,悟空是真的惨烈,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吓的卷帘大将一句话都没敢说。
那妖怪道:“造化,造化几年间都讲,东土的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的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口肉长寿长生”。看来,那白骨精是知道玄奘的身份和来历的,但他不忌讳这个,下定决心非要吃,这是明摆着和天庭作对。玄奘在五庄观吃了人参果,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妖精推测,玄奘的肉吃了照样可以长生不老。但这个消息白骨精是怎么知道的那?看来是五庄观泄露天机的可能性比较大。
拼了老命也要吃玄奘的白骨精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后果呢?也许是穷凶极恶,也许是白骨夫人前世受到了某种不公正的待遇,借此报复一下社会。毕竟女人是感性的,情绪化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那妖精,化作一个齿白唇红的小姑娘和一对八十多岁的夫妇,都被悟空识破并一棍子打死。
开始,玄奘是不信他们是好人的,架不住一直有八戒,这个情商高的家伙,在背地里屡次的挑拨,心里便生出了间隙。原因还在于个人的出发点不同,玄奘取经出于信仰,而悟空是出于报恩和自由。佛教认为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而眼见悟空嗜杀成性,心中的失败感也促使玄奘赶走悟空,同时他也高估了,其他两位徒弟的能力,这下好了,裁员裁到了大动脉上,事实有力的证明取经路上悟空是不能缺少的。
悟空情商不高,无法和玄奘正常的沟通,而且还当着众人的面不给师傅面子,闹得师傅他老人家好尴尬。“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搭个窝棚,你与他同房成事,我们大家就散了”悟空是知道礼数的,这一点从他对观音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之所以这些可恨的话都让他说出了口,完全是冲动。冲动是魔鬼,师傅那里还能容他,即便没有妖怪,现在也断断不能容他。哎!悟空由妖到神的逆袭之路并不平坦。
心理学家认为,在孩子众多的家庭中,父母更喜爱的是和自己性格相像的孩子、相对比较弱势的孩子,以及向自己讨好的孩子,这几点悟空都不具备,而这恰恰是八戒的强项。
玄奘之所以能听进去八戒的话,而对悟空的解释无动于衷,是因为悟空总是把自己大闹天宫的那段业绩,挂在嘴边上这叫师傅玄奘的心理有些自卑,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心理学家还认为,自卑的表现有,很在意别人的说话、犹豫不决、情绪化、喜欢独处等等。
“吴老师”借悟空的扣,总结出世间的种种诱惑比如金银、比如豪宅、比如女色及失去自我意识的人。
八戒为何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屡次的进谗言呢?
八戒上西天取经,本身动机就不是很纯粹,再加上放弃了高老庄优越的生活,在第二十回四圣试禅心中,悟空又明知道其中的蹊跷,却鸡贼得很不把是事情说明,叫八戒出了个大大的洋相,记恨他的心是有的。
悟空含泪拜别了师傅玄奘,那真是一颗滚烫的心泼在了石头上,玄奘又卸磨杀驴,悟空心里拔凉拔凉的。
回到满目凄凉的花果山,齐天大圣做回了妖怪,一肚子的牢骚和悲苦。“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真有此话。我跟着他打杀了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样的许多猎户。”言外之意老孙在前方拼命厮杀,大后方却叫人连锅端了。
八戒上位成功,担当了开路先锋,再往西行。八戒雄心勃勃,刚刚还是要钻冰取火寻斋主 压雪求油化饭来,一会功夫,就钻到草丛里睡大觉去了。
天色渐晚,见八戒迟迟不归,玄奘心中烦闷,便叫沙僧去找。危险是无处不在的,玄奘正一步步走进妖怪布下的陷阱——碗子山波月洞洞主守株待兔,看见送上门来的玄奘,相貌堂堂,就知道是上面的人物(这就暗示了妖怪的身份和来历了)但妖怪就是妖怪,那有妖怪不吃人的道理,八戒独当一面的战役终于展开了。
2020-10-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