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小说原著的崇敬之情,对《挪威的森林》电影版进行了观看,然而影片中表现的人物以及故事发展却让我大失所望,不知所云,这个原著里充满着爱,欲,死亡,和成长的故事,被电影展现得支零破碎,村上春树文字中的气氛,在电影中显现出来的却是一种诡异和唐突。
电影中的人物塑造方面:
看过一些关于这篇电影的影评,他们诟病这这个导演的选角,但是就我的理解来看,演员的选择还是有可取的地方。比如水原希子饰演的绿子一角色,的确是展现了绿子较为好强乐观的人物个性,当绿字穿着一身红裙,一头剪到耳朵的短发,和她略带俏皮的表情出现在渡边的旁边的时候,和直子病态温柔的形象形成了一种对比。就像书中写的“在直子身上,我感到的是娴静典雅而又澄澈晶莹的爱,而绿子方面则截然相反——他是立体的,在行走在呼吸,在跳动。”然而不得不感到遗憾的是,当导演把作品的主题提纯为了爱情里的三角关系,但却又在这个三个人物的感情线的拍摄上失去了平衡。导演过度地展现了直子和渡边的感情线,让渡边和绿子的情感显得突兀。就比如影片最后,直子死后渡边对绿子的表白,直接用到了“我爱你“三个字,与前面对直子的表白,在直子死后徒步旅行中歇斯底里的痛苦,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断裂,导演将旅行途中渡边的心理审问和成长部分直接省略,在渡边这个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方面的缺乏表现,使渡边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平面化。
在直子的塑造上,原作和电影也体现了很明显的水平差异。直子在木月死后多病而敏感,但是她的病是自内心而来的,可以所说直子和木月作为青梅竹马的恋人,在情感和心灵上已经融为一体,木月的自杀实际上在精神上使直子成为了一个不完整的人。影片中直子过生日的时候,她对渡边说:“感觉我们的未来暗淡无光”“理想实现了又能怎样,到时候就失去了理想,就失去了前进 的动力。”其实可以看出直子的悲观主义。而此刻演员的脸上却舒展着微笑,这种语言和表情的冲突哦实际上就可以点到为止了,但是在影片后面,直子多次歇斯底里的痛哭流涕,反而显得影片过于矫情和造作,放在一部清新文艺电影中就太戏剧化了。
再来看导演省略的人物——永泽。永泽是一个在俗世之间游走的“聪明人”,同时也是一个和渡边有着契合精神世界的不俗之人。原作中写道:“那时候,我身边仅仅有一个人读过《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同他亲热起来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可见永泽这个人物实际上可以说是,作为成人化世俗化的渡边而存在。而在电影中,永泽的出现十分随意,而且他还对渡边说:“读这些书就是浪费时间。”然后把书扔进垃圾桶。在影片中渡边和永泽的常常呈现在风月之地,思想上的交流也是轻描淡写。电影这总人物塑造实际上是将永泽歪曲化了。在原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永泽作为一个引导渡边成长人物的作用时十分巨大的。永泽引导的成长方向,可以说是较为负面和现实的方向。他带渡边在风月场合中流转的时间阶段,是展现渡边内心极度空虚和幼稚化的阶段。但与此同时,永泽常常说出一种超乎他外表形象的深邃人生道理,对渡边的人生观具有深刻的影响。
电影画面呈现方面:
导演选择的是清新文艺片电影常用的明暖色彩,而也可以看出在哪一大把一大把的随风摇曳绿草广景和波澜壮阔的海景中有导演私人化对自身故乡越南热带色彩乡愁的诉诸。在展现人物对话的时候,影片时常展现演员侧面的镜头,人物对话的站立距离也相对较小,这可能就是导演对人物私人化情感的展现模式,但遗憾的是,过多的侧面特写镜头,让影片的格局相对缩小,对环境的刻画就显得很薄弱。
电影时常采用远景画面来塑造一种开阔感,可以看到岩井俊二风格的影子,大面积的绿草森林以及雪景,波涛......的确是有日本文艺片的精髓部分。蒙太奇的手法,和静态的画面展现也对影片气氛的营造,主人公心理状态的外化也可圈可点。尤其是在得知直子死后,渡边在床上麻木地躺着之前,利用了暗调的空档房间,凌乱的生活用品的几张静态画面来展现渡边心如似乎的情绪状态。
总结
电影版的《挪威的森林》虽然也有可以称赞的地方,但是就人物成长过程和心理状态的渐变展现的十分突兀和片面,在人物故事线的取舍方面导演并没有做到原作中的平衡和对比,反而导演主观化的修改,使原本的形象受到了扭曲。这对其他试图影视化经典作品的导演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想要展现作品的精髓和原作作者的思想主题,对原作人物的细致分析,对镜头的选择应该十分谨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