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碗鸡汤,让理性离你越来越远。
曾几何时,《心灵鸡汤》还是一剂安慰心灵的良药,充满知识与感情的话语,柔软、正义、大气,抚慰了许多人的心灵。我已经记不得了,朋友圈从某时开始充斥了不少“深度好文”、“一定要读”……也许某一天,终于发现,读了那么多鸡汤,仍然什么也不记得,什么也没进步,什么也没用处。希望用鸡汤文洗涤心灵、增长见识,甚至奉为人生圭臬的人,无异于每天喝点牛奶果汁,就希冀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强健的身体,如此这般让那些每日健身房中挥汗如雨的人们何地自处?
鸡汤鉴别指南
据我观察,鸡汤文的普遍特征是充斥着许多格言式警句、真假不辩的故事、正能量到让人惭愧观点。但其虽然在各种平台和朋友圈中大行其道,但很多时候,人们还是很难判断某篇文字就是鸡汤,同时也很难从一堆鸡汤中找到真正的干货。
鸡汤讲理也不讲理,它讲得理让人觉得无从否定,它讲得故事让人相信真实得也许就发生在身边。但鸡汤之所以是鸡汤,是因为它阉割了哲学的深刻,隐瞒了故事中的现实或细节,用格言和口号代替了逻辑与哲思,用寓言和故事杜撰了幻想乡,又或掩盖了幸存者偏差的道理。鸡汤中的道理往往片面而媚俗,它会刻意迎合许多人的缺点和不足,甚至引导人们相信这是光荣而正确。群体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乌合之众》中早有关于此的论述:
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乌合之众》
当然,不可否认的,鸡汤文很多时候会给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但你要警惕,若习惯了鸡汤式格言,恐怕离理智的光辉渐行渐远。也许我说得太过笼统,这样也犯了鸡汤文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所以我随意摘选一篇鸡汤文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赏:
“我选择真诚,我有话直说。因为我明白,违心奉承是应付,忠言逆耳是负责”
这句话像格言一样让人过目不忘,其宽泛的适用性又迎合了许多被人认为是“直性子”人的心。但这段话对读者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让你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所谓的“真诚”。而现实和道理往往会复杂和深刻很多。如果与人交往秉持着这段“真诚”的格言,那么你的直性子恐怕会刺伤不少人的心。更不要说何谓“应付”,哪句算“忠言”?许多人连道理都搞不明白就大谈忠言逆耳,岂不知多是误人子弟。两句政治正确的大帽子扣下,许多人便失却了辩驳和质疑。
再引申说两句,谈到“忠言逆耳”,有人会援引魏征的事例。但若读读便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为了说明为何“取之易守之难”,他提出“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短短两句,将道理说得明明白白,而这明白的道理,才算忠言,若任说几句格言太宗就要采纳,恐怕就如twiter治国般可笑了。
鸡汤虽无益,但也无害?
有人愿意说些意见和道理,然后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挂在嘴边。殊不知似是而非的思想和错误的观点本就是有害的。鸡汤与小说不同,我们平日里读读小说看看电影,因为本就知道是虚构,因此仅做娱乐。但鸡汤文却从一开始就让人潜意识中当做道理和知识。谬误的道理懂得越多,真知灼见的真理就距离你越远。试看以身殉教的虔诚教徒,当谬误深入骨髓,你眼中的荒唐在他们看来却是真理,这自然是极端的例证,但却不得不让人警醒。
鉴别鸡汤,并非为了获得那种虚无缥缈的成就感和高人一等的虚假幻觉,而是将时间和注意力从营养匮乏的知识凹地撤出,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当中。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均极为有限,给这边的多点,给那边的就不得不少些。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防眼量。鸡汤太盛也难免肠断,更严重的是,读着鸡汤,你将逐渐丧失自己真正的判断和理智。
每天一碗鸡汤,让理性离你越来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