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在中元节,迟迟没有发布,是因为私心作祟,担心被告抄袭。尽管每一个字都是对各大师的文学作品翻译所得,但还是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留着自己欣赏。
今天之所以发出来,是因为再次看了堪布的文章,便觉得利他之心,又怎能折在我执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生命观、出离心、菩提心。不感兴趣,就默默关闭吧。
2017年,9月5日,写在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佛教又称盂兰盆节。
今天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段时间,听了于晓非老师关于《金刚经》的解读,觉得里面的生命观甚是有意思,所以今天在此分享给大家。
你的生命观是什么样子的呢?
据说现世人类的生命观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一世生命观;第二大类,二世生命观;第三大类,三世生命观。
所谓的一世生命观,指的是,相信人这一辈子只有这一世。如果你听到有人说,人死如灯灭,那么这个人,便是信奉一世生命观的人。信奉一世生命观的人认为,人死了,便什么都没有了,肉体和灵魂一并消失。而在我国当今社会,由于我们从小受科学教育的影响,大部分人信奉的是一世生命观。
二世生命观,则认为人死了以后,虽然肉体消亡,可是灵魂却还在。而持有这种观点的,便是基督教,以西方国家为主。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的人认为,人死了以后,虽然肉体消亡,可是人的灵魂还在。而这灵魂,就将会受到上帝的审判,或是上天堂,或是下地狱。而上帝审判的依据,则是这个人今生所做的事情,善则上天堂,恶则下地狱。而在我国古代,其实也是信奉二世生命观的。比如,中国人会说。这个人今生作恶太多,等了死后,没有颜面去见祖宗,这便是信奉二世生命观的体现。中国古人信奉阴阳,将世间分为阳间和阴间,阳间便是活着的人呆着的地方,而阴间,便是死去的人呆着的地方,这也是二世生命观的具体体现。
三世生命观,并不是指的只有三世,而是很多世,不停轮回,没有终点。信奉三世生命观的人,主要体现在信奉佛教的国家,比如,印度、泰国,这些国家的人往往持有的就是三世生命观。
佛教认为,世间有六道轮回,人死了以后,是要经历轮回的。而在轮回的过程中,下一世轮为什么,将取决于这个人这一世所做的事情。比如说,这个人这一世做的恶事太多,那么在下一世轮回中可能就会沦为饿鬼,甚至,地狱。而如果这个人在这一世,做得善事比较多,那很可能,下一世还会继续轮为人,或者天道。
所谓的六道轮回,第一道是指的天道,第二道是阿修罗,第三道是人,第四道是畜生,第五道是饿鬼,第六道是地狱。在我国古代,也有三世生命观,比如,当一个人即将被斩首,他会高喊:"老子十八年后仍是一条好汉",那这说明这个人便是信奉三世生命观的。
而鬼节、中元节,恰恰就是二世生命观的体现;而佛教所谓的,盂兰盆节,则是三世生命观的体现。
而我,是一个十足的一世生命观信奉者。所以,入不了佛门。
据说想要入佛门,有这么几个门槛。
第一个门槛便是,这个人得是信奉三世生命观的人。
而第二道门槛,便是,这个人要生出,出离心。所谓出离心便是:相信,人生即是苦的,人在不断的轮回当中,饱受不断的痛苦。为了摆脱这种轮回,便生出出离心,想要停止这种轮回,而佛要渡的,便是,这生出出离心的人。
佛门还有第三道门槛,那便是菩提心。所谓菩提心便是:我也相信人生是苦的,我也不想在这无休止的轮回中,饱受痛苦。但是,我不想一个人解脱,我要让身边的人都解脱,众人解脱,我才能解脱,这种心便是菩提心。而生出菩提心的人,所修的佛法,便是大乘佛教。
虽然入不了佛门,却对佛教有着浓厚的兴趣。把佛教当成一种文化来研究,也是未尝不可的。
与佛教结缘
对佛教有着浓厚的兴趣,还是要源于王阳明的心学,据说王阳明修的是入世法门,而佛教修的是出世法门。
前段时间出差,在一家素食店,偶然间结缘了一本佛教书,便在出差的间隙读了起来。惊讶的发现,佛教的某些精神,竟然与王阳明的心学,不谋而合,甚至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静心以观己。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归纳为八个字则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六祖坛经》:"外离相,内不乱"。佛教认为,浮躁的心只能认识,浅显的事物,当心静下来之后,进入细微的状态,才可能触及深邃之理。
看看佛教,再看看王阳明,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后世一直在争论,王阳明抄袭了佛教、道教。
本人对佛教,王阳明心学,所知甚少,以上所有内容,皆出自于:于晓非老师解读的《金刚经》、《王阳明心学》、索达吉堪布的《你在忙什么》。所有文字,皆是上述老师或者书籍的个人理解翻译而成。
如翻译错误,敬请读者见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