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个月写作复盘

三个月写作复盘

作者: 一栀橘 | 来源:发表于2020-08-13 15:13 被阅读0次

五月份,开始尝试写作。

起初只是一时热情,但没想到三个月下来,这份热情仍然存在,我想,坚持七年应该没问题。

今天很想复盘一下这三个月的收获以及困难。

三点收获

1/养成了记录的好习惯

从小老师就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我的脑子是记住了,但手一直没做好。

生活中真的有很多很多我们值得去记录的事情,然而往往一恍神就给忘了。

六月的一天我带着女儿出去玩,我们坐在车上,一边聊天一边看窗外,车子经过一片开了白色花儿的树林,我赞叹道:好美的花! 女儿也兴奋的说:妈妈,这么多花,一定很香!

这种花我之前正好闻过,所以对她说:这种花偏偏是不香的。

“为什么?”她问。

嗯…为什么嘛就不知道了,我也很想知道啊,等你长大了去研究研究呗,到时候告诉我好不好?

女儿开心的挥着小手,眨着狡黠的眼睛,过一会对我说:妈妈,我已经知道这些花为什么不香了!

“为什么呢?”我问。

唉!妈妈,傻妈妈,因为它们的香味都被蝴蝶闻光啦!

“哈哈哈…”坐在车里的原本玩手机的姑姑和开车的爸爸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呢,也觉得女儿的说法很有意思。她经常会有这种古怪的想法,我以前很少记录,但自从开始写作就有了记录的习惯,赶紧拿起手机记录一下,以一首小诗的形式:

妈妈,

你闻,

花儿很美但是不香。

妈妈,

你看,

美丽的蝴蝶飞来了。

一定是它们,

闻光了花儿的香味吧?

是吧?

这首小诗一直安稳的待在我手机的备忘录,直到前几天清理手机发现,我又猛然惊觉,噢是哦,前些天还发生过这样一件小事。如果不是记录过,根本不曾记得那个好笑的瞬间。

因为从五月份开始写作,我就成了一个生活里的有心人,谁说平凡的生活没有可写之处?

用心记录的好处就是,如果那件事是开心的事,下一次看到那份记录还一定会开心一次,那么,生活的乐趣不就是这样又翻倍了吗?

2/养成了思考的好习惯

写作的内容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记录,一类是创作。

所谓的记录,就是把生活中的事情记下来。而创作则是更多的添加了自己的思考,领悟。

如果不是特别好玩的事,单纯的记录也许会比较枯燥无味,但如果添加了思考,做一点小创作,原本平淡无奇之事也会有生命啊。

很久之前我读过一位女作家写的散文,写到她每次站在厨房洗碗的时候,会看看窗外的树是不是又发了新芽,长了新枝,又对此进行了一些人生的思考。

这实在是非常平常的景色,但因为我当时实在喜欢她书写窗景的光影流转,生活的简单自然。就不知怎么的,几乎每一天我走进厨房,只要是面对窗户在忙碌,总会心下陶然,极目远眺我家窗外最近最远的绿树,想想那位女作家的美丽神思,真是下厨之中的一件快事。

有些道理,想一万遍也不会厌倦,有些菜啊,吃一辈子也不会腻。

所以,再回到创作这件事,其实,它也不那么难是不是?简而言之,创作 就是通过一件事情,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情。

古人说,“以我观物,则万物以我为着色”。意思是,其实一件事情或一个物体也是会以自己的心情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今天心情很好,看到同事觉得她很美。明天心情差了,看到一个美女也觉得她很碍眼。

事物和景色也如此。杏花在中国古代被尊为十二花神之一,咏叹杏花的诗词无数,美不胜收。但宋徽宗在《燕山亭》写杏花美则“羞杀蕊珠宫女”,又笔锋一转,则是: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一个正常的美景在一个亡国皇帝的眼中自然会生出别样情愫。

这种人,物,景,的转移案例可以同样适用到我的日常写作和思考中来。

周末和孩子出游,如果心情好,就可以把出游的景色写成散文,处处鸟语花香。

如果心情不好,出游一次可能会写成一篇杂文。一路上吐槽老公开车不长眼,竞走错路,也会埋怨天气烦闷,热成饼干,进而投诉全人类不注重环境环保,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人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只要生活中带着思考,才发现其实生活一直打开着一扇门,让你进去,探索未知,或是仅仅发发牢骚。

3/养成了自我梳理的好习惯

我这个人,非常散漫,我自己知道。而且我也知道,直到现在我写这个复盘,仍是一名散漫的不严肃主义者。

我上一篇写了个很短的《梦想与幻想》,是前天吃饭的时候忽然想到这个东西。

小时候老师叫写梦想,我只能乱写,因为对于医生,科学家,警察,这些我没有太多的概念认知。

后来还是我妈点醒了我,她在又一次的早上喊我早起-因为上学已经迟到了-的关口-调戏我:

“你这样散漫的丫头,你的梦想我是不知道,但我觉得你可以追求一下将来可以过一种不早起的生活。”

老天知道,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我的将来,一定要实现“晚起自由”这个奇葩梦想。

对,我称之为梦想。这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啊,不是吗?

现在差不多实现了这个梦想,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但是蛮奇怪的,就是嘛,谁会真的把这种事当成梦想?况且已经实现了的梦想还叫梦想吗?如果不是,那我还有什么梦想呢?

很多年前老公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回答:花店,书店,咖啡店。 随便哪种开一个,我是老板,我的人生就圆满啦。

曾一度以为这是梦想,现在想想有点可笑,因我并没有专门的为之努力,也许那只是幻想罢了。

当我前天写《梦想与幻想》,其实是自嘲而已。感觉很奇怪,为什么看起来很像是无病呻吟的东西?要不要删掉?

后来我想通了,人人都会犯中二病。中二病不是值得诟病的理由,没有中二病才叫奇怪。我理解的“中二”是一个中间词,它处在思想的萌动和成熟之间,它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出口,它就是需要把迷惑展示出来,任人宰割。

而对于我自己,则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梳理。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熟,或许当我八十岁也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如果哪一天,我开始正视“自我梳理”,那可能就是现在。我可以不惧将来,念着过往,写着迷茫,重塑梦想,在未来的路上上下求索。

两点困难

开始做一件新的事,困难一定是有的,对于我,大抵在两个方面。

1/方向

我还记得当初我的七年写作计划只有一项:写一本书。

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我没有给自己什么挑战。

我觉得写一本书不难,要的只是时间。我想写一本书,以记录为主,过去的38年,我想记录的东西太多,甚至于只要给我时间,我可以一股脑写出来。

但现在,通过三个月写作,我感受到,光秃秃的记录会消耗我的写作热情,我真的需要一边记录一边思考。

这个难度对我来说是有的。

在有些方面,我或许可以很自然是抒发感情和思考,如《西瓜往事》中关于友情的思考对于我更容易做到。但另外一些事件我既想记录又觉得过于干涩,比如《舅舅》这篇文章,朋友看了之后觉得后劲不足,没有写完的感觉。其实我也有同感,只是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感情是有的,却不知如何倾吐。

造成我写“僵”掉的文章,问题很多,比如,写作水平限制,等等,要达到满意,肯定还需要进一步练习和思考,或是什么方法,这个我现在没有个答案。

2/阅读

没想到增加一个写作的习惯会改变我的阅读习惯。

目前在挑战写作日更计划,已经坚持一个月,写作,平均到每天所花的时间是30到60分钟,这个时间本来是我的阅读时间,现在阅读时间减少是很痛苦的。再因为我是很爱读休闲书籍,时间减少也不得不选择书籍,丢了一部分喜欢的休闲文,要不要长期这样做下去,还在考虑中。

读书之于我,很像娱乐活动,所以一直以来没有规划过读什么类型,只是一味的读着想读的东西而已。读一些轻松的东西,往往获得的知识是少量的,快乐却可以立刻兑现。而读专业书籍获得的道理和知识是多的,但临时的快乐有些减少,或者说快乐是延迟满足的,而不像读诗歌,散文,娱乐文那样立竿见影。

其它

关于写作,开心的事情之一当然是和209班同学一起进步。一是相互学习。 二是相互监督,也让我的散漫习惯可以收敛一点。

因为没太多时间聊天,群聊天不爱爬楼,所以每次找点评觉得有一点点的小麻烦,还有好几次没找到。

不知道有没有人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因此提个小小的建议,专门建一个“点评群”禁止聊天刷图,只供点评使用。

以上想法来自于我女儿班级的家长群,一个是聊天专用群,一个是通知专用群,老师把学校通知发到通知群,禁止聊天,家长们也就不会漏掉重要信息了。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个月写作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ob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