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1-29

2019-01-29

作者: 德虔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08:23 被阅读0次

    巳三、止觀究竟(分二科) 午一、明分齊(分二科) 未一、舉不淨觀(分二科) 申一、問

    【問:齊何當言究竟獲得不淨觀耶?乃至齊何當言究竟獲得阿那波那念耶?】

      那麼這是第三科「止觀究竟」。第一科是「止觀品類」,第二科是「展轉修習」,現在第三科「止觀究竟」,止觀圓滿了。分兩科,第一科是「明分齊」。分兩科,第一科是「舉不淨觀」。又分兩科,第一科「問」。

      「問:齊何當言究竟獲得不淨觀耶?」說到了什麼境界,就應該說你這個法門修行的,修行到究竟了?這是說不淨觀到了什麼境界,我的不淨觀修圓滿了呢?是這麼說,這樣意思。這樣子的問。「乃至齊何當言究竟獲得阿那波那念耶?」這是那個持息念。「齊何當言」,慈愍觀,究竟獲得慈愍觀耶?乃至到最後,到什麼境界說是究竟獲得這個持息念了呢?

      下面第二科回「答」,分兩科,第一科「已得究竟」。分三科,第一科「不淨顯現」。

    申二、答(分二科) 酉一、已得究竟(分三科) 戌一、不淨顯現

    【答:以要言之,修觀行者於不淨觀正加行中,親近修習,多修習故;】

      「答」,這個回答。「以要言之」,就是我們不要說太多,說的簡要一點。「修觀行者於不淨觀正加行中,親近修習,多修習故」,這個修止觀的這個人,「於不淨觀正加行中」,他正在努力修行不淨觀中。有「親近修習,多修習故」,你的止觀,不淨觀就成就了。

    《披尋記》一三三頁:

    《親近修習多修習等者:〈攝事分〉說:「謂於此中由正修習聞所成慧,說名親近。由正修習思所成慧,能入修故,說名修習。由正修習修所成慧,名多修習。又由修習了相作意,故名親近。唯除加行究竟作意,由正修習諸餘作意,故名修習。修習加行究竟作意,名多修習。是名第二、三種差別。」(陵本八十六卷十七頁)此應準釋。》

      「親近修習多修習故等者」,〈攝事分〉的解釋說:「謂於此中由正修習聞所成慧,說名親近。」你聽聞善知識講解不淨觀,你能夠認真的學習,這就叫做「親近」,這是聞所成慧。「由正修習思所成慧,能入修故,說名修習。」這個「親近」這樣講,「修習」怎麼講呢?「由正修習思所成慧」,就是這個不淨觀,你還要經過專精思惟這個階段的。這個你有了專精思惟的時候,你就有能力「能入修故」,能入於修所成慧,說名叫作「修習」。「由正修習,修所成慧,名多修習。」這樣講。

      「又由修習了相作意,故名親近」,這又第二番解釋。由修習了相作意,就是七種作意,第一個作意叫了相作意,由修習了相作意,故名叫親近。「唯除加行究竟作意,由正修習諸餘作意,故名修習。」諸餘作意,就是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那麼這幾個作意,這叫做修習作意,故名叫做「修習」。於「修習加行竟究作意,名」叫做「多修習」,沒有說加行究竟果作意,沒在內。「是名第二、三種差別」。這個第二個解釋,這個親近、修習、多修習的差別。「此應準釋」,這是(陵本八十六卷十七頁)的解釋,這裡也應該那樣解釋。

    【若行、若住,雖有種種境界現前,雖復觀察所有眾相,而住自性,不由加行,多分不淨行相顯現,非諸淨相。】

      「若行、若住,雖有種種境界現前」,說是這位修行人,他正在加行中,親近、修習、多修習不淨觀的時候,「若行、若住」。「若行」就是要他到什麼地方去,「住」要是住在什麼地方,「雖有種種境界現前」,當然他就會看見,遇見種種的境界,有種種境界現前;或者看見一個老人,或者看見一個年輕人,或者是端正的,或者是醜陋的,各式各樣的現前。「雖復觀察所有眾相,而住自性」,這時看見各式各樣地不同的境界,「而住自性」,而他的心,是安住在自性上面。這個什麼叫做自性?就是「不由加行,多分不淨行相顯現,非諸淨相」,他遇見各式各樣的境界的時候,他心裡面「不由加行」,不須要特別努力,「多分不淨行相顯現」,多分是任運地就現出來不淨觀,就現出個白骨觀,不管是老年人,是小孩子,是男、是女,他看見都是白骨,自然是這樣境界現前。「非諸淨相」,不現出來那個顛倒妄想所看的這些境界,那些境界不現前,這就叫做「住自性」。這個表面上只是一層皮,看上去這個人是老年人,這個人是小孩子,實在裡面都是不淨,這就叫做「自性」。

    《披尋記》一三四頁:

    《而住自性者:謂於不淨法性,其心自然安住愛樂故。》

      自然看見這個不淨的境界,這就是所有的不淨觀的所緣境的自性,就是這樣子。

    戌二、不順貪欲

    【由於不淨善修習故,於能隨順貪欲纏處法,心不趣入、心不愛樂、心不信解,安住於捨,深生厭逆。】

      這第二科「不順貪欲」,前面是第一科「不淨顯現」。這不淨觀的成就的相貌,就是有這樣子,第一個是「不淨顯現」,第二個是「不順貪欲」。

      「由於不淨善修習故」,由於這一位禪師,他常常地對這個不淨觀,這麼樣用功修行。「於能隨順貪欲纏處法」,能夠隨順這個貪欲煩惱現起的境界,「心不趣入」,這個心對於這個境界,他就不入在那裡邊去,與它不合。「心不愛樂」,心裡面不愛樂這個能引起你的貪心的境界,他心裡面不入,也不愛樂這件事。因為他一觀察,只是一層皮的不同,所以不管是什麼境界,都是不淨,「心不愛樂」、「心不信解」,不相信那一層皮的,統統都是不淨,「心不信解」他不隨順那個表面上去理解。「安住於捨,深生厭逆」,或者他這有兩個心情:一個是「安住於捨」,心裡面這個「捨」,或者說是把這個愛樂心,趣入的境界,信解心都棄捨了,這也是;或者「捨」就是心裡面,一個平靜的境界,也不喜、也不憂,無喜、無憂,無趣、無捨,那麼這也叫做「捨」。「深生厭逆」,這是一個境界,就是對於這些境界都是白骨,他的心裡面,有厭離心,不愛樂。

    《披尋記》一三四頁:

    《心不趣入等者:〈三摩呬多地〉說:「云何於諸欲中心不趣入?謂於彼處不見勝功德故。云何不美?謂於彼處喜悅不生故。云何不住?謂於彼處不樂受用為欣悅故。云何無有勝解?謂於彼處不樂取著不如理相故。云何等住於捨?謂行平等位,於平等位中心遊觀故。何故為厭?謂由於彼深見過患棄背為性。此復三種:謂無常故,苦故,變壞法故。(陵本十二卷十三頁)此中諸義,隨應準知。》

      「心不趣入等者:〈三摩呬多地〉說:「云何於諸欲中心不趣入?謂於彼處不見勝功德故。」就看見那個表皮,那一層表皮去觀察去,不見有勝妙的功德。「云何不美?」什麼叫做不美呢?「謂於彼處喜悅不生故。云何不住?謂於彼處不樂受用為欣悅故。云何無有勝解?謂於彼處不樂取著不如理相故。云何等住於捨?謂行平等位,於平等位中心遊觀故」,「於平等位中心遊觀故」,就是沒有這些煩惱的境界。「何故為厭?謂由於彼深見過患棄背為性。此復三種:謂無常故,苦故,變壞法故。」這個「無常故」,用無常觀察這是老、病、死,一定是這樣變化的;觀察這都是「苦」惱的境界;是「變壞法故」,這現在還沒有老、病、死,那他非要,將來非要老、病、死不可,所以這就是「變壞法故」。「此中諸義,隨應準知」。

    戌三、自能了知

    【當於爾時修觀行者應自了知:我今已得不淨觀,我今已得所修果,齊此名為於不淨觀已得究竟。】

      這第三科「自能了知」。

      是「當於」這個「時」候,這個「修觀行」的人,應自己就知道,因為他這個不淨顯現,還是不順貪欲,所以他有這兩個相貌現前的時候,那你應該自己知道。知道什麼呢?「我今已得不淨觀」,成就了這個不淨觀了。「我今已得所修果」,就是原來努力修這不淨觀的因,現在有個成果了。所以修這個不淨觀,修這個九想觀,最後修這個白骨觀;遇見一切境界的時候,都能現出白骨來。這就是現出白骨之後,而心裡面不順貪欲,那就是你的不淨觀成就了。

      這個佛在世的時候,佛在經論上所說的法,就是分兩個大部份,分兩個部份:一個是,就是從你的煩惱的差別來安立不同的法門,你這樣地直接去對治這個問題,這是一部份。第二部份,那就是大乘經論裡面,這般若經論裡,從根本地來對治一切問題,就是觀一切法空了,心裡面能遊於無相的境界,那麼這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

      「當於爾時修觀行者,應自了知,我今已得不淨觀,我今已得所修果。齊此名為:於不淨觀已得究竟」,已經究竟圓滿了。這個不淨觀,只能降伏煩惱,不能斷煩惱的,但是它的力量很大,使令你的心清淨。

    酉二、未得究竟

    【與此相違,當知名為:未得究竟。】

      前面是「得究竟」,「與此相違」與這個境界是相違反的。說是我常常修不淨觀,常常努力修不淨觀,但是遇見種種境界的時候,這個不淨觀不現前;而內心裡邊,還是要貪、貪著,不能夠不順貪欲,那你就知道,你沒能成功,「與此相違,當知名為:未得究竟。」
    (2019.1.2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pt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