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4 抗战期间的国际形势

14 抗战期间的国际形势

作者: 热闹之小雷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22:00 被阅读0次

抗战初期的国际形势是围观,苏联美国英国这三个国家对中国抗日的态度和支援,以及当时的二战整个国际形势,对中国的抗战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不是二战的结束,中国抗日战争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去,可以说蒋的中央政府是硬撑到胜利,这个胜利是二战整体的胜利,很有必要熟悉整个抗日期间国际形势与中国形势的变化,关联关系。

二战期间的主要国家是英美法,德意,苏联,日本,中国这五级之间的合纵矛盾。

# 阶段1,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1929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世界,经过高度发展的30年,全球人口翻倍,年轻人比例很大,经济不好必然向外扩展,同时也不会挡人财路。因此日本占领东北,帝国们是有点牢骚但是没有行动的,这相当于鼓舞了日本。这个阶段的国联是代表,各家把军火卖到日本和中国,赚点钱是正事。

# 阶段2,中日苏矛盾1937-41年

日本占领东北,第一受影响是苏联,但苏联对远东的事情没有欧洲那么上心,因此对日以提防为主,日本战略的不确定性也体现在日军开始挑战苏联在华的权益。战略上苏联应该支持中国对抗日本,但中俄关系从蒋介石上台起就中断了,关系很差,所以苏联是两边都很烦,蒋对苏的请求也显得不太积极。直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苏才达成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出钱出人,帮助国军抗日,武器弹药,尤其是飞行员对国军帮助很大。这段时间英美依然不理会中国,继续卖武器给日本。直到1941年日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为啥突然就不支持了呢?因为德国在欧洲势如破竹,进攻苏联形势明显,日本则要乘机席卷东南亚,建立东亚新秩序,于是两国一拍即合,互不侵犯,苏联停止援华。

阶段3,反法西斯战争 1941-45

1941年是二战高峰,这一年德国进攻苏联,日本挑战美国,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中国对于英美拖住日本,很有战略意义,于是支持中国的主体换成了英美。英美更加有钱些,而且一结盟就取消了帝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旧约,成立平等的新约。蒋及团队喜欢英美而厌恶苏联,可见一斑。当然最后是苏联干掉了德国,美国炸平了日本,二战结束,中国奇迹般的熬成了战胜国。

可以说抗日战争没有国际形势,中日的无战略战争会持续下去,而且很有可能会失败,毕竟中国军队即使是1944年,也是一败涂地,只能说是打不死的小强。国运还不错,日本一刀流的无战略打法,最失败的是攻击美国,可惜了。

2018-08-2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4 抗战期间的国际形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qn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