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186篇[学习札记]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四)

第186篇[学习札记]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四)

作者: 邓阿林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17:24 被阅读13次

    64、七擒七纵(诸葛亮)

    [释义]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语出]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用法] 联合式;作分句、状语;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例句] 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

    [成语故事]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谙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65、毛遂自荐(毛遂)

    [释义]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语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正音] 遂;不能读作“suí”。 [辨形] 遂;不能写作“逐”。

    [近义] 自告奋勇 [反义] 自惭形秽

    [用法] 作宾语时;一般用在“敢于”、“勇于”、“想”之类的动词后面。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辨析] ~与“自告奋勇”有别:~有自我推荐的意思;“自告奋勇”则含有自己主动承担某件事的意思。 [例句] 在竞选会上;小明~当班长。

    [成语故事]

    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强同意了。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66、铁杵成针(李白)

    [释义]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语出]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正音] 杵;不能读作“wǔ”。 [辨形] 杵;不能写作“许”。

    [近义] 持之以恒 [反义] 半途而废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持之以恒”都形容有恒心;有毅力;但~比“持之以恒”更加形象。

    [例句] 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的。

    [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67、莫须有(秦桧)

    [释义] 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语出] 《宋史?岳飞传》:“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补语、定语;指凭空捏造诬陷

    出自“宋史”岳飞传,岳飞传记岳飞被捕,案子将要做成的时候,韩世忠不服,找秦桧质问。秦桧说,岳飞儿子岳云给张宪的反动信,虽然找不到了,可是“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就是莫须有被人注意的开始。

    中国知识人读古书,摇头晃脑,做博学状,其实古书读得实在不行,因为他们读书不化,乱读一气。以“莫须有”三字为例,大家都解释做“没有”的意思,这是根本说不通的。秦桧若悍然说“莫须有”是“没有”,等于没有证据就整岳飞、等于公然承认自己胡来,天下哪有这种事?中国知识人人人读“宋史”岳飞传,可是人人都不深究这样解释如何说不通,真混球。

    总算有一二敢提疑问的人出来了。徐乾学在《资治通鉴后编》一里,表示“莫须有”三字是弄错了,该是“必须有”;毕沅在《资治通鉴考异》里,用《中兴记事本末》的旁证,认为也该是“必须有”;朱彝尊说过这样才对。但是“莫”字改成“必”字,又根据什么呢?“莫”字和“必”字,明明是不同的两个字啊!俞正燮有鉴于此,他在《癸巳存稿》里,认为“莫须有”三字还是该从字面解释,认为该标点做“莫,须有”。“莫”表示秦桧的迟疑,“须有”表示必须有。“世忠截其语而合之,以诋桧之妄。”俞正燮这种解释,虽然不犯私改古书的毛病了,但犯了乱点古书的毛病,还是不通。

    其实,“莫须有”三个字,是宋朝人的用法,应该从宋朝人的书里,去找旁证,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正宗。在宋朝人的书里,我发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有“莫须召二三大将来”的话;《曲淆旧闻》里有“莫须待介甫参告否”的话;《铁围山丛谈》里有“莫须问他否”的话;《宝真斋法书赞》里有“莫须与他明辩”的话;《分类夷坚志》里有“莫须谢尚书否”的话;《思陵录》里有“莫须批出”的话;《后村大全集》里有“莫须有人”的话。……从这些宋朝口语中,我们归纳出来“莫须”的语义,原来是“难道不”或“难道没”的意思。“莫须有”三个字,原来是“难道没有吗?”的意思。印证“宋史”原文:“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翻成现代话,明明是“岳飞的罪名,难道没有吗?”的傲慢语气。这种语气,才正是当时针锋相对的对话,“莫须有”三个字这样解释,才说得通。。”

    68、桃李满天下(狄仁杰)

    [释义] 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老师教的学生。

    [语出] 唐?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辨形] 李;不能写作“里”。 [近义] 遍布天涯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歌颂教师或学校。一般作谓语。 [结构] 复句式。

    [例句] (1)张老师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大半辈子;如今早已是~了。

    (2)赵老师辛勤教学三十年;~。

    [英译] have students all over the country

    [成语故事]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八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公元700年,九十三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

    69、曲高和寡(宋玉)

    [释义]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语出]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正音] 曲;不能读作“qū”;和;不能读作“hé”。

    [辨形] 和;不能写作“合”。

    [近义] 阳春白雪

    [反义] 下里巴人

    [用法] 多含讽刺意味。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1)通俗读物就应该写通俗些;否则~;看的人就不会多。

    (2)老教授这部力作很有学术价值;但~;买的人很少。

    [成语故事]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喂,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 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70、开卷有益(宋太宗 )

    [释义] 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语出]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太平)御览》第三卷;因事有阙(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正音] 卷;不能读作“juǎn”。 [辨形] 卷;不能写作“券”。 [近义] 读书无用

    [用法] 一般多用来指读内容健康的书籍;就会有好处。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

    [例句] ~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历来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成语故事]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71、凿壁偷光(匡衡)

    [释义]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语出] 晋?葛洪《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炽不逮;衡乃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书。”

    [正音] 壁;不能写作“璧”。 [近义] 囊萤映雪 穿壁引光

    [用法] 用作褒义。专用于学习上。一般作定语、状语。 [结构] 连动式。

    [例句] 古人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学习精神;实在令我们敬佩。

    [成语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72、刮目相看(吕蒙)

    [释义]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语出] 宋?杨万里《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一别璘公十二年;故当刮目为相看。”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 刮;不能写作“乱”。

    [近义] 另眼相看另眼相待 [反义] 视同一律

    [用法] 多用于别人已有了显著的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了。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和“拭目以待”;都含有“擦眼睛看”的意思。但“~”偏重在去掉老印象;重新看待;“拭目以待”偏重在等待着看某种事情的发展。

    [例句] (1)小明近几年来进步很快;大家都得~了。

    (2)小红变得勤奋好学;热爱劳动;对她~的人不在少数。

    [成语故事]

    吕蒙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靠姐夫接济,没有机会读书,后来跟着姐夫打帐很勇敢,最终得到了孙权的赏识。目不识丁的他以为凭勇敢就能打天下。有一次。孙权很认真地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国家的栋梁,要好好读书啊“。吕蒙嘻皮笑脸的回答说:“我现在整天打仗,忙得很呢,哪里有时间读书啊,哈哈。” 孙权很严肃:“我这个当国王的要比你还忙吧?我读了那么多书还嫌不够用,现在还抽空读许多史书和兵书,很有好处啊。你看现在曹操这么老了,还很好学呢,你可不要把我的话当玩笑啊。” 从这时候开始,吕蒙下定决心,一有空就读书,学识长见得很快。有一次,当时的大知识分子鲁肃和吕蒙一起讨论国家大事,鲁肃常常 被吕蒙问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鲁肃很高兴地轻轻地拍拍吕蒙的背说:“以前我以为你这个大老粗只是在军事方面有本事,现在才知道你学问很好啊, 看法独到,你再也不是以前吴下(吴国)的那个阿蒙了!” 吕蒙很自信地笑着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怎么能用老眼光看我呢。”

    73、围魏救赵(孙膑)

    [释义] 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语出] 《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辨形] 魏;不能写作“味”。

    [反义] 围城打援 声东击西

    [用法] 用于军事。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例句]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成语故事]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折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74、一诺千金(季布)

    [释义]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语出] 《史记?季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正音] 诺;不能读作“ruò”。 [辨形] 金;不能写作“斤”。

    [近义] 言而有信 [反义] 言而无信

    [用法] 常与“出言不苟”连用。一般作谓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大丈夫言出必行;做事要果断;~。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

    “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75、杀妻救将(吴起)

    吴起者,卫人也,〔1〕好用兵。尝学于曾子,〔2〕事鲁君。〔3〕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五》记载,战国时代,魏国人吴起(前?-前378年)曾先后在鲁、魏、楚三国做官。他在鲁国时,齐国人来攻打鲁国。鲁国因为吴起有一定的将才想要任命他做将军,率兵与齐军作战。但由于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鲁国怀疑他与齐国的关系,对任命他做将军一事迟疑不决。在这种情况下,吴起想成就自己的功名,就把自己的妻子杀死了,以表明他与齐国没有什么关系。鲁国最终任命吴起为将军。吴起做将军后,率兵攻打齐军,把齐国打得大败。这个故事说明,吴起为了成就自己的功名,忍心杀害自己的妻子,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后因以“杀妻求将”比喻忍心害理以追求功名利禄的行为。

    76、前倨后恭(苏秦)

    [释义] 先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语出] 明?吴承恩《西游记》:“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

    [正音] 倨;不能读作“jū”。

    [辨形] 倨;不能写作“居”。

    [近义] 前倨后卑

    [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于讽刺。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这个售货员刚才对我大声喝斥;现在却热情有礼;~;令我大惑不解;仔细一看;原来是检查工作的领导来了。

    [成语故事]

    苏秦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无一个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垂头丧气,穿着旧衣破鞋回到家乡洛阳。家人见他如此落魄,都不给他好脸色,苏秦的嫂子不给做饭,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

    这件事大大刺激了苏秦,经过一年的苦心揣摩,苏秦掌握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在周游列国时说服了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抗秦,并被封为“纵约长”,做了六国的丞相。苏秦衣锦还乡后,他的亲人一改往日的态度,都“四拜自跪而谢”,其嫂更是“蛇行匍匐”。面对此景,苏秦对嫂子说了这句话“嫂子为什么之前那么傲慢,而现在又那么恭敬呢?”

    77、不学无术(霍光)

    [释义]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语出] 《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之术;暗于大理。”

    [正音] 术;不能读作“sù”。 [辨形] 术;不能写作“木”。

    [近义]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反义] 博古通今 博学多才

    [用法] 含贬义。指人无学识、没本事。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1)我~;实在不敢为您的大作写序言。

    (2)~的人;如何能干大事?

    [成语故事]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又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进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

    78、三令五申(孙武)

    [释义]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语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

    [正音] 申;不能读作“sēn”。 [辨形] 申;不能写作“深”。

    [近义] 发号施令千叮万嘱 [反义] 敷衍了事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谆谆告诫”都有“劝告;告诫”之意。但~一般是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命令、告诫;态度严肃;具有强制性;而“谆谆告诫”可以是平级平辈人之间的告诫;态度温和;不具有强制性。 [例句] 不准随意占用马路的规定;政府已~;但少数摊贩仍我行我素。

    [成语故事]

    春秋时侯,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众女兵说:“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

    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同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这故事原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后来;人们把孙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伸为“三令五申”,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

    79、呕心沥血(李贺)

    [释义]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语出] 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正音] 呕;不能读作“ōu”;血;不能读作“xiě”。

    [辨形] 呕;不能写作“沤”。

    [近义] 煞费苦心 挖空心思

    [反义] 无所用心 粗制滥造

    [用法] 含褒义。多用于文学创作;也适用于其他脑力劳动方面。多用于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与“搜索枯肠”有别:~多用于较长时间或一个时期的工作;语意重;“搜索枯肠”用在较短的时间过程内;语意较轻;中性;正反两面的情形都可以使用。

    [例句] 李老师~地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

    [英译] work one’s heart out

    [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86篇[学习札记]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rk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