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的能量模型:做产品,就是把这块千钧之石推上万仞之巅,获得尽可能多的是能,然后在最高点一把把它推下去,用营销和渠道减小阻力,把势能转化为最大的动能,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覆盖。
如何做好企业?
1、把产品这块巨石,推得越高越好。(打磨产品的特性、独特性、品质等,这个决定了它可以达到的销售量级)
2、营销,就是减小它下滑的阻力。(广告、公关、线下活动、热点营销、加入行业协会、去拿各种奖项,都是为了提高客户对你的优先选择的概率)
3、渠道继续减小阻力。(线上、线下、电话、互联网、上门推销、地毯式轰炸等)
理解自己的能量水平和转化效率,然后思考是产品、营销和渠道,哪一个对我更重要,有目的地加强最重要的部分。
(二)品牌容器:装载了消费者“了解”、‘“信任”、“偏好”的容器。
对立:商标。(消费者对你的产品不了解、不信任,想要购买你的产品所花费的交易成本很高)
建立品牌容器的办法:1、注入“品类”。(我的产品和别人的不一样)——王老吉凉茶
2、注入“品位”。(我比别人显得你更有档次)——Chanel\GUCCI
3、注入“品质”。(我的质量是最好的)——无印良品
(三)· 长尾爆款:找到一个长尾需求,做成爆款。
长尾理论和爆款是互联网的“边际成本”急剧降低的产物。
怎么才能利用爆款,做到赢家通吃呢?
1、找到足够细小的长尾。做到细分市场。(老人用的台灯、小孩子用的台灯、卧室用的台灯、书房用的台灯等)
2、满足长尾的需求里,最大众的痛点。要真正为消费者解决最好的。
3、利用互联网,降低边际成本。借助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口碑宣传等一切手段,收集这部分本来接触不到的长尾需求,把小需求,变成大市场。
(四)用户代言人:从B3C转向C2B,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客户。
运用:从产品的代理人,变成客户的代言人,(滴滴打车、淘宝、支付宝等等)
如何变成用户的代言人呢?
1、设立“产品经理”职位(代表客户的)——微软的“三驾马车”:产品经理、开发和测试。
2、为客户提供大规模的私人订制,只为它生产它的产品。(私人订制西装、海尔私人订制洗衣机等等)
(五)最小可用品:就是加快了犯错的速度,同时,也加快了纠正的速度。不断互动和反馈,快速迭代,让产品“长”成用户需要的样子。
运用:1、甚至不是一个产品也可以用。2、可以尝试小范围的试用。
注意:1、不要认为你真的了解你的客户。2、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最小可用品”的逻辑。
网友评论